close



朋友的孩子已經扶著桌椅行走了好幾個月. 原本大家猜策他應該能夠在一歲生日之前就能夠放膽跨出人生第一步. 小朋友在滿一歲之後沒多久終於放手.

幾個月前我從影片中看見他的腿已經很直很硬. 腳底板也穩穩地踩在地上. 我對朋友說. "妳可以天天試著將他放在離妳三步遠的地方. 刺激他走向妳呀~" 她只簡單地回我一句. "等他準備好了就會走了. 我不想逼他."

又有一次. 與另一位朋友及她的兒子去兒童遊樂場玩. 她的兒子比阿發僅僅小兩個月. 身高跟阿發一樣高. 活動力跟阿發差不多. 常忘了其實他是弟弟. 那天. 阿發在遊樂器材中快速穿梭爬來爬去. 小弟弟卡在某一層. 怎麼爬都爬不上去. 整個人吊在半空中沮喪地大哭. 他與阿發一樣高. 差就差在他不曉得腳該踩哪裡. 該用身體哪個部位施力. 只要點破. 他就能爬到最高點. 於是我走過去. 告訴他可以將腳踩在旁邊的牆上. 將肚子蹬上平台. 正當我努力的解釋和"表演"給他看時. 朋友走過來. 一臉很無所謂的模樣說. 別理他. 爬不上去就別爬. 等他以後研究出怎麼爬這種東西就好了.

我心一驚. 是我囉嗦? 是我太急? 是我太愛教?

美國有一套很有名的"嬰兒教學". 叫做 "My Baby Can Read". 電視廣告拍得說有多神奇就有多神奇. 不到一歲的嬰兒. 只要媽媽拿出一個字卡. 就能說出這個字. 太神妙! 對於手上抱著第一個孩子的父母們. 總免不了有想要買的衝動. 結果. 我真有個朋友買了.

大家都很好奇的問她. 這套到底如何? 她很不屑地說. 她朋友強力推薦所以她買了. 結果她和她朋友都放棄使用. 因為要小孩學看字哪這麼容易. 你必需每天無時無刻讓她看DVD上的字卡. 聽DVD上的人唸那些字. 小孩不愛看. 大人也不愛看. "小孩這麼小. 幹麻要逼他學看字. 以後上學就會學啦! 我寧可讓他看芝麻街還有其它的節目. 好看又能學東西." 於是她把那一套不便宜的東西丟在一旁. 再也不碰.



我決對贊成 "教" 孩子. 給他機會體驗不同的事物. 給他機會學習從不同的角度生活. 但是不逼. 有興趣的自然有興趣. 有天份的自然會呈現出驚人的潛力. 我不在乎教我的兒子怎樣爬. 因為他只要開個竅. 就能更上一層樓. 但我不會逼他在不適當的年紀做不可能的任務. 我也提醒自己. 將來. 可以在上學期間和寒暑假分別安排不同的活動填充他的時間. 但不要逼他做他不喜歡的活動.

從我四五歲開始. 我的爸爸媽媽在上學期間以及寒暑假都讓我們去學些不同的東西. 每次都是短短一期. 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 沒興趣的話就當是打發時間玩一玩. 有些課程真的很有意思. 讓我受益良多至今. 有些是純粹好玩. 雖然之後再也沒有接觸. 但那是一個很快樂的回憶. 於是我這個會一些. 那個懂一點. 什麼都不精. 但你問我? 我都可以聊得上.

但是我不喜歡 "強迫學習" 啊..... 沒興趣? 不喜歡? 就別強求. 若是學校必修課業. 那沒得說. 只能盡量努力不然怎麼辦???

我也不喜歡 "強迫教學". 認為正解就是 "把課本內容一字不漏地背寫在考卷上". 或是 "只要跟老師做得一模一樣就是最好".

跳舞. 手拉得一樣長. 腿踢得一樣高. 再優美. 你只能在 "天鵝湖" 中當後面飛來飛去的其中一隻天鵝. 當不了主角; 唱歌. 聲音優美. 你可以成為最好的伴唱.

畢竟 COPY 只需要一台影印機. 但是能夠創立 XEROX 的只有一個人.



做父母的. 總是會比較: 阿毛家的小孩五個月就會爬. 阿牛家的小孩九個月就會走路. 阿金家的小孩三歲就會功文數學. 阿土的孫子五歲已經念小六. 我也是啊~ 會比來比去是難免的.

於是. 我們將小孩送去上體能課. 恨不得他們一歲就能飛. 三歲開始彈琴跳舞吹橫笛. 五歲開始參加游泳集訓恨不得明年就能參加奧運.

純粹想要 "教" 小孩. 替他開闊一片天. 卻成為 "逼" 小孩. 強迫他過著 "學別人" 卻沒有 "創造自己" 的日子.


學別人. 說好聽是練基本功. 難聽是盲從. 在任何學習的開始. "學別人" 是正常的. 從芭蕾舞中如何舉手抬腿. 到美術課中如何拿筆調色. 之後. 怎麼辦? 是會變成舞蹈家還是純粹會跳舞的人? 是畫家還是畫匠?

許多年前念書時認識一位也是從台灣來的留學生. 當年他是大學部的學生. 他是學校美術系裡的高材生. "高材生" 這三個字是他自己說的. 但是卻說得非常感嘆也非常謙虛.S 出身於有名的復興美工. 天份加努力. 畫什麼像什麼. 一向謙虛的他告訴我. 他知道自己的畫工很好. 基本上是畫什麼像什麼. 認為到美國念書在學科方面一定嚇嚇叫. 果然. 他是位高材生. 但是在美國的求學過程並不如預想那麼如魚得水.

那天. 他感慨地對我說. 他的自信心受打擊. 因為美國的教學並不是教他要畫得好. 畫得美. 在老師眼中. 他是一個非常棒的 "畫匠". 我記得非常清楚他那天形容自己只是台影印機.... 他說. 有太多的創作. 是以前在台灣沒有經驗過的. 在美國念書的日子他好快樂. 因為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在打開他一扇又一扇創意的門. 我與他不是非常熟. 對他的所學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是一位謙虛內斂的男生. 用著不驕傲的口氣告訴我他"畫什麼像什麼". 又帶著快樂感恩的光芒告訴我美國老師刺激他及開發他的創意. 當場. 我被感動. 而這短短的對話讓我記了十多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姑娘 的頭像
    姑娘

    流浪美國 Drifting in the States

    姑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