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六十歲了. 六十歲的老人在這個年代還算是年輕. 頭腦清楚. 眼睛不花. 頭髮不是很白. 牙齒也尚未動搖. 六十歲了. 在三十一年前爸爸和他愛的女人結婚. 結果莫名其妙蹦出了三個女兒. 從此開始了住在女生宿舍的生涯.
從很小開始. 每年一到父親節或是他的生日. 他都要求我們寫一篇 "我的爸爸" 的作文. 曾經啊曾經. 我們把爸爸寫得像無敵鐵金鋼一樣威猛. 然後又把他寫得像大野郎一樣討厭. 又過了些年. 女兒們長大了. 皮癢了. 賴皮裝死就是不想再寫 "我的爸爸".
這幾天爸爸過六十歲生日. 算大壽吧? 那我就來寫一篇好了. 篇名 --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不是幾個形容詞就可以形容得完的人.
爸爸很有個性. 講難聽一點是個性很強悍. 自我主見很強. 說是大男人主義嘛... 也不算. 但他絕對不是個會被別人牽著走的人. 爸爸不論在哪裡都是那個主導氣氛和局勢的人. 也許是這樣的個性所以他曾經有自己的事業並且經營得很好. 也或許是因為有自己的事業所以才磨出這樣的個性. 雞生蛋和蛋生雞. 一半一半吧~
因為個性硬. 講話就很直. 講話一直起來就很容易傷到某些人的弱小心靈. 所以很多人在尊敬他的同時也會怕他. 但是有意思的是. 大家還是高高興興的聽著他的話. 跟著他走. 遵從他的指示. 也許受得了他的人就會跟著他. 受不了他的人早就不知道閃哪裡去了? 我媽媽娘家的親戚. 從大人到小孩每個人都喜歡這個大姊夫或大姨丈. 爸媽一個月去外婆家一次兩次. 這麼頻繁的次數. 每次去還是被當為上賓接待.
但是奇怪的是. 爸爸出門就像出巡一樣. 一坐下就交到一堆朋友. 一講話就感覺有人在背後拍拍手. 我們去過的餐廳. 不管大小. 不管只去過一次還是一百次. 每家餐廳的老闆和服務生都記得他. 因為爸爸的關係. 我們不是拿到免費的茶點就是帳單打折又打折. 爸媽只到我現在住的城市一次. 住了兩個禮拜. 才短短兩個禮拜. 附近兩家中國餐館的老闆和伙計到現在還對他念念不忘. (我們又不是天天去那些中國餐館) 每次我去買外帶. 他們總會問問我的爸爸好不好. 什麼時候會再來玩. "記得要請他再來我們這兒啊!" 然後這位爸爸的女兒我就得到了免費的水餃或是青菜.
我家爸媽的個性也許和許多人家的父母個性相反. 媽媽比較靜. 自己做自己的. 爸爸是管家. 東摸摸西摸摸. 修修這個修修那個. 當女兒開始發育長大的時候. 是他提醒媽媽帶我們去買小女生內衣. 當我們上國中的時候. 是他提醒媽媽要教我們怎麼用衛生棉. (然後我們回頭傳給他各種衛生棉和棉條的差別優異. 以便日後他去超市幫我們買...) 我們四個女生上街買衣服. 爸爸很認份的當我們的司機. 把四個美麗高雅的女人送到百貨公司大門口. 然後自己快快去找停車位. 我們買衣服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等. 等四個女人進進出出表演服裝秀. 大爺他很有耐心的坐在那裡一邊看一邊給意見. 曾經在紡織業打滾半輩子的他總會給我們最專業的良心建議 -- 這件衣服料子很差啦~ 這衣服你不會洗啦~ 或是這衣服料子差成這樣還賣這麼貴?!?!?! 

我和33一到美國之後. 他就把公司收一收. 門一關. 退休去. 過去這八九年的退休生活的故事說都說不完. 高潮迭起. 先是媽媽念了三年的書. 沒空陪他. 從吵架吵不完到最後他投降開始幫媽媽改文章讓她更輕鬆的念完書. 然後三個女兒全都離開家幾年. 爸爸與媽媽開始遊山玩水. 國內國外一年不知道有幾天是待在台北. 然後 22 念完書回台灣了. (揀回了一個女兒) 大家又開始得重新適應家裡有的女兒的生活. 然後 22 結婚搬到天母後一個月. 33 也款款行理搬回家. 爸媽繼續旅行. 繼續遊山玩水. 繼續國內國外跑不完. 繼續他們每天忙到不行的退休生活.
下面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總是讓我覺得又可愛又感動. Rodney Atkins 是個鄉村歌手. 他的小不點兒子和他的感情一直很緊密. 歌裡講的是兒子什麼都想跟他爸爸一樣. 學爸爸穿牛仔靴迷彩褲. 學爸爸跪在床邊向上帝禱告. 或是學爸爸說髒話.
有兒子的爸爸們. 有爸爸的兒子們. 別忘了一定要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