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拖了行理. 坐了飛機. 開始我那千里迢迢的 "見格友" 旅程. 上週末終於見到了 臭媽 和 菲利浦媽媽 .
見格友不是難事. 但是當離我最近的格友也要在公路上狂飆四個小時才見得到時. 見格友就是一件天大的事. 我住在美國東南角的佛羅里達州. 臭媽 住在美國南方的路意西安那州要從我這裡往西跨過三個州才會到. 而 菲利浦媽媽 住在正南方的德州. 又得跨過 臭媽 住的州才會到.
這樣講有沒有很辛苦? 不夠辛苦? 那再來.....
飛機飛了兩個小時到德州的休士頓 (其實是為了去一場婚禮). 菲利浦媽媽 一大清早從她住的地方開了四個多小時的車到休士頓機場接我.
辛不辛苦? 辛苦. 但是還有更辛苦的.
一離開機場之後. 菲利浦媽媽 開車帶著姑娘一路往東繼續狂開四個多小時去找 臭媽. 夠不夠辛苦? 這下夠辛苦了吧~~~ 菲利浦媽媽 真是太偉大了!!!
於是三個人見了面. 我說. 這是美國南方的格友會. 就我們三個當代表.
(下方照片左到右: 姑娘. 臭媽 和 菲利浦媽媽 a.k.a. 蕃媽)
以前 臭媽 曾經在她的格裡提到先生開了一家日本料理店. 照片一張比一張漂亮. 食物一盤比一盤美麗. 於是在 菲利浦媽媽 開了九個小時的車之後. 我們直接前往大名響噹噹的店裡吃個飽.
走進去. 乾乾淨淨. 星期四的晚上六點半. 店裡生意還很不錯呢~
接著. 臭媽 的先生來向我們打招呼. 天哪這位先生一直向我們彎著腰鞠恭點頭. 超有禮貌又非常的客氣. 並且一臉就長得是個好好先生的模樣 (是不是真的我就不了改了. 那是 臭媽 的事. 哈!).
要吃什麼? 隨便. 女人聊天聊得起勁沒空點菜. 於是他馬上端上一大盤一大盤的食物. 大概把最高檔的幾盤都上了. 這讓住在 "大城市小地方" 的姑娘感動到不行. 我這邊的日本料理店有兩種. 一種是鐵板燒. 食物不怎樣. 倒比較像個馬戲團. 另一種是坐下點菜的餐廳. 食物選擇不多. 就壽司. 壽司卷. 生魚片. Habachi (東西切一切炒一炒. 就匠子). 炸蝦和蔬菜以及一點餐前菜像是炸豆腐或沙拉什麼的. 難得能找到一家有日式便當. 要找到烤香魚? 門都沒有勒~~~ 講了 臭媽 的先生還不信. 以為我是故意在捧他的店.
臭媽 的先生曾經在日本念書. 念書的時候在餐廳打工. 慢慢的學起做壽司. 這一做居然做出了興趣. 念書就不重要了. 他的店裡有許多道菜色都是他自己發明的呦~~ 爆好吃.
下面這張照片是把生魚片和酪梨等東西與一點點的飯包在米紙裡. 像在吃冷春卷. 他說那是 Japanese Burrito (大概是這個名字吧~ 我忘了) 沾了醬之後真是很有感覺. 鹹鹹甜甜. 姑娘已經加入美國阿土的行列很久了. 我住的地方沒有這麼花俏的日本料理...
下面的照片是鮪魚肚. 吼吼吼~~~ 光聽到名字就流口水. 鮮嫩多汁. 魚背的肉是最結實的. 因為身體游泳都會運動到那邊的肉. 但是魚肚子勒~ 就跟我的肚子一樣.... 肥吱吱. 鮮嫩多汁.
接下來這一盤. 我說它是海鮮沙拉. 裡頭拌入的是什麼醬我不知道. 哎呦就說女人聊起天來怎麼會有空去注意細結勒?! 我記得是有點甜. 但肯定有擠入檸檬或萊姆汁. 那種冰冰涼涼酸酸甜甜的味道啊~~~ 但味道又不會太重. 完全可以吃出海鮮和酪梨的味道呦!!!
下面這一盤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日本料理店... 不就都是魚嗎? 怎麼跑出鴨啊! 並且還是加拿大拐來的鴨子呦~ 鴨肉非常肥美. 上頭的醬很有味道但又不至於蓋過肉本身的味道. 重點是... 若我沒記錯的話... 那個是 Caviar 耶!!! 也就是貴貴的黑色魚卵. 喔吼吼吼.
另外還有兩三道食物我沒有貼照片. 其中一道還有用貴貴 truffle 做的醬. 麥阿ㄋㄟ啦~ 讓我好開心.
第二天. 臭媽 得在家配合小孩的活動. 於是 菲利浦媽媽 和姑娘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到有名的 New Orleans... 紐奧良.
這不是我們兩人第一次去. 所以就只是去走走喝喝. 喝喝走走. 這位媽媽可真會喝. 連公子都在電話裡抱怨我現在都不太陪他一起喝啤酒了. (倫家我那酒精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咩~)
New Orleans 是美國老城之一. 在美國建國之前就已經由法國人佔領和經營. 所以城市裡最有名的觀光區 French Quarter 更是到處都是古早法國式的建築. 連當地人在家裡說的話都是 法文式的 Creole. 也就是一種混合過後的法文. 目前在 New Orleans 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都是這種語言.
記得. 來到這裡千萬不能錯過這家又老又有名的咖啡店. Cafe Du Monde. 不過我們只是 "路過". 哈哈哈哈.
大家若有機會來這個城市. 就當是湊熱鬧吧~ 一定要喝喝他們的咖啡還有吃一吃有名的 Beignet. Beignet 的發音和字長得不太一樣. 發音是 "杯你耶" 並且那個 "耶" 還要比較重音. 它是一種法國式麵團丟下油鍋炸好後灑上糖粉吃. 跟甜甜圈很像但是口感是完全不同. Beignet 的比較鬆軟但又比較有嚼勁. 麵團中間還空空的呢~
這個城市也就是美國每年 Mardi Gras 的所在地. Mardi Gras 發音如 "媽地瓜" (我不是開玩笑的...) 是一個很大的嘉年華會. 大家會戴著下面照片中這些像撲克牌裡那張小丑牌的帽子. 或甚至就打扮成那樣. 女生也有些或戴上閃亮亮只遮住眼睛的那種面具. 當然最高潮的就是當男生丟一串珠珠項鍊給女生. 女生就要把上衣拉起來給男生看胸部啦~~~ 剩下的就是吃吃喝喝吐一吐.
回到 臭媽 家的路上. 菲利浦媽媽 這個開車開到太順手的人刻意繞了一下帶我去走走那個所謂 "美國最長的橋". 這條橋啊.... 天哪~~ 以美國高速公路的時速也要開半個小時才能到對岸. 對岸是哪裡? 還是同一個州.
到了 臭媽 家. 大家都有禮物拿. 臭媽 得到了可愛海龜盤還有太妃糖. 哥哥和妹妹得到了木雕的小樹蛙. 用小木棒在木蛙身上刮一刮. 還真的有樹蛙的聲音ㄟ!!! 跟我家外頭晚上那個歪歪叫不停的青蛙聲真像!
臭媽 買了 20 磅的 crawfish 給我們當晚餐. 吼~ 好久沒吃到正港 Louisiana 州的口味了. 辣到嘴唇癢癢的. 這種辣不會在嘴裡停留太久. 就是嘴唇辣到癢.
介紹:
Crawfish 雖然有個 "fish" 這個字在裡頭. 但它不是魚. 它是 lobster-wanna-be. 一種希望自己長大會變成龍蝦的蝦子. 看下面照片 菲利浦媽媽 手上那隻. 她抓著 crawfish 的頭. 身體也不過那樣小小的. 但是看我手上那隻. 鉗子有夠大. 並且全身都像穿了盔甲一樣. 長得很像龍蝦寶寶....卻又不是龍蝦的蝦子. 我一直在笑 臭媽 .... 什麼 20 磅的 crawfish. 光是殼大概就佔了 15 磅.
餐桌上. 我們聊著小孩子 (姑娘認為她們是在排擠我這個沒有小孩的人). 兩位媽媽一講到學校和老師. 就忍不住努力的交換訊息. 菲利浦媽媽 是個狠角色. 她提出幾個對抗 "不夠好" 的老師的方法給 臭媽. 我坐在一旁用力吃東西. 掃桌啦~
我們也聊到我們在美國十多年的生活經驗. 喔~ 我在美國的時間最短. "只有" 十年. 但是我們有許多相似的經驗. 經歷過非常不快樂的華人圈經驗. 經歷過被美國人氣到冒煙. 或是被美國人拉一把. 每個點頭. 每個微笑. 都是讓我們喜歡美國人並且留在美國的原因.
臭媽 真的很可愛. 我們認識的她是怎樣. 現實就是怎樣. 先生工作忙. 她照顧小孩更忙. 忙歸忙還會找一堆手工藝來做. 菲利浦媽媽 因為工作的關係比較少上部落格並且會越來越少上來了. 她若是把她教育三個小蕃仔的點點滴滴寫上部落格. 現在大概早就出書啦~ 姑娘我勒? 在陪坐的. 順便幫忙吃. 我不懂為什麼她們兩個吃得比我多卻比我小一大截 (可恨).
這一趟短短的旅行真的很緊湊也很滿足. 我和 菲利浦媽媽 都是在台灣土生土長... 跟大家一起擠破頭一路從小學念到大學畢業的台灣孩子. 因為不同的原因到了美國. 都嫁給了蕃仔. 我們沒有台灣的家人在身邊. 也沒有在華人圈走動. 只有努力的融入這個社會. 臭媽 也是有她落落長的故事. 一樣是有血有淚有歡笑. 她和她先生很努力的創業. 努力的把孩子顧好和教育好. 我們都是長很大了之後才離開台灣. 那種卡在兩個文化裡的心情和生活經驗. 只有擁有類似經驗的人才能夠真正體會. 希望能再見面啦~~~
那個 海倫 和 Xiao Yan 不要太羨慕. 一個打電話探情報一個留言在臭媽的部落格. 我以後會見到你們的~ 我想去當你們家的客人. 嘻嘻嘻....
- Jun 16 Tue 2009 01:24
南方格友會
- Jun 10 Wed 2009 02:48
女兒. 我是為了妳們... (爆笑)
我的爸爸是我們家裡的大野狼+小綿羊(披著皮的那種)+老牛+老狗+校長+打鐘北北. 對我們來說. 他什麼都懂. 什麼都會. 什麼都行. 有事爸爸擔 (一邊碎碎唸一邊做). 基本上就是萬用型的.
但是長得高高大大...氣勢逼人...萬用型的男人. 也是會打煙霧仗的.
上一篇各位看到姑娘背著大蟒蛇拍照. 其實類似的事在我們家發生過好幾次. 我背的那隻還是 "小蛇" 勒!!!
************************************************************************************
前提:
我爸爸一直很愛拍照. 尤其愛替太太和三個女兒拍照. 從我們小時候拍到現在. 他還去上攝影課. 我們也很習慣在他的鏡頭下當模特兒
泰國蟒蛇記
話 說 18-19 年前. 我們一家五口快樂的去泰國渡假一個禮拜. 吃喝玩樂不用講. 我們去了一個很大的公園還是動物園的地方. 在步道上走著走著. 突然有兩個泰國人走向我們. 他們身上各背了一隻比上面照片更大的蛇. 問我們要不要背著蛇照相? 照一次請付他 xx 泰幣.
爸爸一聽. 興奮啦!!! 馬上推著當時才 13-14 歲的姑娘和 22 到他們面前. 自己退了個老遠準備要替我們拍照.
哇娘喂~~~ 那個蛇很大好咩?! 我們活了十多年只在書上看過蛇的圖片....
於是. 泰國人一直咕嚕咕嚕的吵著. 爸爸一直興沖沖的推著我們. 我和 22 很害怕的一直閃著. 最後. 抵不過爸爸的命令. 兩個小女生一臉悲情的站在相機前面. 背著很重的蛇. 讓那個退得老遠的爸爸拍照.
拍一張? NO. 兩張? NO. 我爸很奸. 每次遇到這種狀況一定要多拍幾張. 不拍白不拍! 多拍幾張才賺! 女兒~ 這一切都是為了妳們啊~
我還記得當時泰國人要把蛇從我的肩上拿走時. 蛇還纏住了我的手....
泰國大象記
在同一個公園裡. 有人帶著一兩隻大象在步道上走著. 問有沒有人要騎大象拍照. 於是爸爸又開始興奮了. 硬是把我們一個一個架上大象.
我忘了媽媽和 小不拉幾的 33 有沒有騎. 但是我很確定當時我要爸爸跟我們一起騎大象. 他抵死不肯.
後來才知道原來 他怕高. 怕騎大象. 怕自己太重把大象壓垮. (哪有這麼誇張) 寧願自己在旁邊拍照拍個不停. 就是為了女兒們將來可以留做紀念. 喔~~ 女兒~~~ 我是為了妳們啊~~~
雲逍飛車記
< 22 說故事>
我一直忘不了雲霄飛車...
小時候爸爸都會鼓吹我們跟媽媽去坐, 當然我門小孩也是愛坐啦~ 然後他一個人在下面幫我們拍照.
當時年紀小, 我都覺得爸爸好偉大, 為了幫我們拍照, 連雲霄飛車都不坐了!!
結果, 在十年前嗎? 當時我門全家去 LA Space Mountain (註: 是加州的迪士尼樂園裡一個很有名的室內黑摸摸的雲逍飛車)?? (我忘了) 我門就拉著爸爸說一起去玩. 排隊排到一半, 爸爸就說他還是去幫我們拍照就好, 就一整個要落跑. 我們還一直說不要啦!! 一起玩啦!!
爸爸還是堅持要走 = =
等爸爸走了之後, 媽媽才緩緩的說 : 你爸怕高... 他不敢坐啦~~ 別看你爸人高馬大的, 他怕高也怕痛... ㄎㄎㄎ
美國大水牛記
話 說那年我和爸媽三個人從 Denver 開車到黃石公園玩. 一進到 Wyoming 州之後. 州公路兩邊有很多野生的美國大水牛 (長得怪怪的那種) 在路邊吃草. 雖然說那是美國水牛. 但是不常見. 於是爸爸緊急把車子撇到路邊. 又是一個興沖沖 "逼" 我下車去跟水牛拍照.
林麻幫幫忙ㄟ~~~~ 我那天穿了個大紅色的上衣ㄟ!!!!
"不用擔心啦! 牠們有色盲!" 爸爸一邊準備相機一邊說.
"不是說牛對紅色比較敏感嗎? 不然鬥牛的人幹麻用紅色的布啊!!" 姑娘很怕被牛頂屁股.
接下來的幾分鐘. 父女兩人一個推一個脫. 又被爸爸用那種 "妳真是沒膽" 的口氣給逼到了牛身邊. 嗚....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我和 33 那篇 " 小時候的零用錢 " 說的一樣. 每次都受不了被激.
(此時. 姑娘那位高貴的娘穩穩的坐在車子裡看戲... as usual)
(怪. 為什麼她都這麼信認爸爸? 總之萬一有什麼萬一. 被牛頂屁股的不是她)
當時我背對著一大群不知道是在吃草還是發呆的美國水牛. 庛牙裂嘴的對的相機鏡頭假笑.
"好了沒啦??" 姑娘很急的問.
"妳站左邊一點. 對對對. 後退幾步...." 爸爸一邊看鏡頭一邊要我移動.
"不要再後退啦!! 你自己站近一點不就好了!!" 天哪~~~
"妳站到牛群裡. 快一點!! 快一點站過去就快一點拍好!!" 果然狠... 居然來這招...
於 是. 我們家的個性又出來了. 再怎麼怕也不能逃走. 不然會被笑... (被誰笑? 你們知道的) 於是我穿了那一身鮮紅的衣服. 踩著腳尖速速移到牛旁邊 (其實還有最少一個手臂的距離). 結果可想而知.... 爸爸又拿出那個 "難得有這個機會. 用力多照幾張!!" 的精神. 喀喀喀的猛按相機. 而姑娘耳朵則向後翻. 仔細聽著牛的動靜.
"好了沒啦???" 姑娘很小聲的很大聲問爸爸.
突然..... 大水牛們突然全轉頭向我. 並且開始緩慢的向我靠近. 哇哩勒靠~~~~
我一邊亂叫. 一邊和爸爸速速跑回車上. 什麼不怕勒? 他馬上踩了油們回公路上. 留下一臉茫然的美國大水牛們..............
上車之後我們三個人又笑又罵又很興奮. 當然. 爸爸一定在想... "女兒啊... 我都是為了妳...."
巴里島蟒蛇記
不知道為什麼. 我們家的人跟蟒蛇真有緣.
< 33 說故事>
故事是這樣, 我們 (註: 姑娘在美國. 沒得跟!!) 在巴里島一個岸邊的廟宇, 那邊有個男人拿著超大巨蟒 (20kg) 給觀光客照相.
爸爸看到馬上說 "你們快去背蛇, 我幫你們照相!"
我跟 22 一直說不要不要! (內心: 沒事幹麻要我背蛇阿!!?? =_= 小時候就被騙過了)
這樣拖拖拉拉一陣子, 我跟 22 拗不過, 只好乖乖就範,
我還一直用心機, 想說要拿蛇尾不要拿蛇頭, 誰知道沒注意到蛇很長要捲兩圈, 所以站在蛇尾的我... 捲了兩圈... 頭又回到了我手上. @_@ 所以整個照相時間我都無法專心看爸爸的相機, 我的眼神只能一直 focus 在那個看著我的蛇眼阿!!
然後, 爆笑的來了!
照了好幾張之後, 那個男人很好心的笑說 "爸爸也來啦! 爸爸也去照!" 就要去推爸爸來拿蛇.
爸爸聽到馬上迅速變臉, 拔腿就想跑, 換他一直說 "No No No No No~~~"
我跟二二臉上三條線, 才豁然發現 "我爸爸其實也怕蛇啊!!!"
難怪每次都叫我們去冒險, 自己藉著照相的名義在一旁. =_=|||
擋不住熱帶國人的熱情, 爸爸終於也就範的乖乖站到我們旁邊... 沾到蛇尾而已, 可是我知道他已經戰戰兢兢的不敢亂動了! (笑翻)
這就是 "我的爸爸". The End~
(下方照片: 這隻蛇的大小是我印象中小時候在泰國背的蛇的大小. 當時一人背一隻. 很重!! )
(下方照片: 媽媽也加入. 不過據我所知她很怕蛇)
(下方照片: 為了顏面而下海與蛇照相的爸爸)
**********************************************************************************
我的爸爸真的很偉大. 要是沒有他. 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不怕背大蟒蛇照相的我們.
(下方照片: 相較之下. 我背的這隻是 "小" 蛇!!!)
- Jun 08 Mon 2009 09:40
加勒比海渡蜜月 (St. Lucia)
話說加勒比海 (Caribbean Sea) 有大大小小 7000 多個島嶼和礁島. 每個島都不大. 台灣土地面積 36000 平方公里. St. Lucia 只有 620 平方公里.
就像其它加勒比海島嶼一樣. 經過歐洲許多國家插手插腳之後. 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最少都會講個三四種語言. 主要語言是英文. 真正的 "家鄉話" 是 French Creole. 那是一種英文與法文混合過後所產生的語言. 大多的人還是會講些法文和西班牙文甚至義大利文和葡萄牙文. 看起來好像很多語言? 其實西方語言就那幾個支派而已. 共通性很強.
這個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有三: 觀光. 香蕉和可可. 這個國家很漂亮. 熱帶島嶼. 有山有海. 最熱也不過 25-30 度. 全年都差不多這樣的溫度.
因此. 有許多好萊塢的明星們在這裡買房子. 或是花大把銀兩去 Sandals 這種渡假村住他們那種 Millionaire Suite (百萬富翁套房).... 一個禮拜 $21000 美金.
(下方照片: Oprah Winfrey 以及 George Foreman 在照片右邊海灣的山頭上各有一棟豪宅)
下面這張照片有沒有像在台灣? 把椰子樹改成檳榔樹就像了
他們的首都 Castries 和台灣的大城市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只能說像是台灣的中小型城市而已. 離開城市之後就非常非常的鄉下. 我想... 用 "落後" 來形容應該不為過.
山腳下到處都是香蕉園. 一望無際. 現在這段時間香蕉已經長得一串一串. 並且都被包在藍色的塑膠套裡. 我們參加一個半天的旅行. 導遊是當地人. 在香蕉園長大. 他說他們在香蕉園長大的孩子都叫那些包香蕉的塑膠袋 "香蕉保險套".
我們在一個窮鄉僻壤停車. 有位當地人當場切了些水果給美國阿土們嘗嘗. 那些水果... 美國阿土們幾乎沒有吃過也沒見過. 猜猜我們吃了什麼? 甘蔗. 蓮霧. 芒果. 椰子. 木瓜. 榴槤.
(下方照片: 香蕉園)
整個島都是山的感覺. 弄得我暈車不舒服. 但是看到這個山坡就忍不住拍了張照片.
天哪!!!
照片中間最上面有一棟房子. 房子的一半是懸空的. 下面就用些木樁釘一釘而已. 想想 加勒比海 每年被颶風掃過多少次. 這... 這樣行嗎? 神奇的是這棟房子居然經歷過 7.1 級的颶風. 照樣屹立不搖...... 在美國它是不可能通過 building code... 更不可能蓋了.
導遊帶我們在熱帶雨林裡來一小段健行. 我們要跋山.... (路超窄. 不小心會掉下去)
我們得涉水.... (弄到最後大家都穿著球鞋直接踩進溪裡)
最後終於看見了瀑布. 容易被蚊子咬的姑娘噴了厚厚一層防蚊液. 照樣被蚊子咬得亂七八糟. 那些可惡的蚊子居然停在我的衣服上.... 直接叮進去ㄟ!! 害我現在背上還在癢....
溪邊有一棵怪樹. 樹幹有一個穿透的洞. 洞上又長了一個像 PP 的東西. 導遊站在那裡說那是他的大 PP....
之後有個當地人抓到一隻大蛇. 問我們要不要跟蛇照相. 哈~ 當然! 馬上走過去抓起蛇來個大笑臉.
我第一次摸到蛇就是摸到大蟒蛇. 那時國二國三吧~ 我們全家去泰國玩一週. 在某個知名公園裡走啊走. 突然兩個泰國小販一人扛一隻大蟒蛇走過來. 咕嚕咕嚕講一堆我聽不懂的話. 然後就把大蟒蛇架在我和 22 的肩膀上. 跟我爸說. 拍照! 給錢! 就這樣. 我們扛著兩條蛇拍了照. 從那次之後. 只要是沒有毒的蛇我都不怕了....
帶了泳衣. 沒想到去的不是海邊. 而是... 這樣一個地方. 深山裡有泉水流下. 在這裡形成一灘池子. 哇哩勒~~~ 這裡的水看起來很混濁. 舀起來一看原來是 "礦泉水". 裡頭全是泡泡. 等泡泡沒了. 水也就清了. 於是大家噗通噗通跳下水. 導遊說... 這是當地人玩水的地方. 果然在樹枝上還有綁一根粗麻繩. 男生們開始抓著繩子在水上盪來盪去.
我們最後的結論: 這是 a pothole in a tropical island
玩完了. 導遊打開一個大冰桶. 裡面有各種飲料給我們喝. 當然~ 啤酒佔大多數. 我們每個人拿一瓶. 男生們還玩了一個很無聊的喝酒遊戲. 大家要一起喊啊唸一些無聊的東西. 然後一口把酒喝光. 最後結論: 年過三十的兩位美國阿土無法一次喝完一瓶酒. 其中一位就是公子.....
回程的路上. 應我們的強力要求. 司機特別繞遠路帶我們到山頭來拍這張照片.
有沒有很眼熟????
拉長鏡頭用力再拍一張. 有沒有很眼熟?????
提示: 美國某部有關加勒比海的電影有用這個場景. 那個電影很有名. 用到這個場景的那一幕也是挺震撼的.
到底猜出來了沒啦... 虧我一個人在急.
這個洞就是在 Pirates of Caribbean 的第一集裡. Johnny Depp 開船經過. 看就有人被吊死在這個洞啊~~ 記得沒?
這電影在 St. Lucia 還有 St. Vincent 拍的. 我們在渡假村偶爾可以看到海上有那艘在電影裡出現過的海盜船呦~~~~
- Jun 08 Mon 2009 03:44
加勒比海渡蜜月 (Sandals 渡假村)
在加勒比海的 St. Lucia 島待了一個禮拜. 姑娘的膚色從 "佛羅里達黑" 晉級到 "加勒比海黑". 爽! 在西方國家. 就是要古銅色才叫美. 我曬兩個小時就有泳衣的印子上身. 白人們曬兩個小時只有被曬傷的份 -- 從頭到腳一片紅. 第二天脫皮. 第三天白回來. 第四天繼續曬... 公子雖然有 50% 義大利血統. 但皮膚完全傳到媽媽那白透透的愛爾蘭白皮. 只會曬傷的份. 並且還會跑出一大堆雀斑
(完全嘲笑). 這次出遊. 姑娘帶了兩罐 Neutrogena (露得清) 的 SPF 70 防曬乳. 如果他再被曬傷那我也救不了他了. (這陣子出了 SPF 100. 不知道是不是這麼有效)
這故事該從哪開始講..... 我不想寫遊記....
(下方照片: 渡假村的一角)
Sandals Resort 渡假村 - 情人的園地
Sandals 在好幾個不同的加勒比海島嶼上設了五星級的渡假村.
這 種渡假村和 ClubMed 很像. 包吃包住包小費. 有吃有喝有玩. 各種不同種類的餐廳. 有的可以穿泳衣拖鞋進去. 有的得穿上洋裝高根鞋還得先預約訂位. 酒隨便你喝. 啤酒調酒烈酒. 你能喝多少就給你喝多少. 小費全免. 活動有各種各樣陸上活動還有海上活動. 總之一票走天下就是這樣子玩. SPA 要自己掏錢但是絕對值得. 還可以透過渡假村參加各種各樣的半天或全天旅行. 離開渡假村出去玩樂.
唯一不同的是.... Sandals 渡假村只接受 18 歲以上的情人. 結婚的人在訂房的時候得先示出結婚證書. 我們也有看到還沒有結婚的人. 但手上已經戴了刺眼的大鑽戒. 換句話說. 在這樣的渡假村裡. 不會有小孩在旁邊鬼叫鬼叫跑來跑去. 也不太會有人在游泳池邊把美妹或釣葛格.
當我們在邁阿密機場轉機直飛 St. Lucia 的時候發現.... 整台飛機上全是一對一對的年輕夫妻. 根本就是十足一個 "蜜月專機". 許多二十初頭的新婚小弟弟小妹妹們. 身上穿著印有 "Just Married" 字樣的 T 恤. 看了很好笑. 但回頭想想... 當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不也喜歡穿上 "情人裝". 現在看了覺得很可笑. 在渡假村裡也一樣. 所有的餐桌座椅絕對是偶數. 沒有單數. 在路上或沙灘上行走或曬太陽的也絕對是一對一對. 有點怪啦哈哈哈但是也很有意思.
(下方照片: 離我們房間比較近一些的游泳池. 游泳池中間是個酒吧)
(下方照片: 游泳池是面海. 照片左邊看見岩壁. 我們住在上面綠樹裡頭)
(下方照片: 後山的山裡藏有好萊塢大明星們住過的 "百萬富翁套房". 藏得很隱密. 完全看不見.)
山腰面海的房間
我們訂的房間位在離大廳比較遠的山腰上. 陽台面海. 房間和客廳分開. 兩台電視. 一個雙人座按摩浴缸. 渡假村的主要大廳是在海灘旁邊. 我們若要去大廳或SPA或玩海上運動. 得走陡坡走個 10-15 分鐘. 或是偷懶搭乘24小時不停上下跑的九人座小巴士. 住得遠. 是因為我們老了 不想要住在熱鬧的區. 住離大廳太近. 整天都是乒乒碰碰的音樂. 每天晚上十點都有各種表演. 最大的游泳池也在那兒. 大家喝酒聊天吃飯... 老人家受不了. 後來我發現住在山腰的人全都是我們這種老大不小的年紀. 許多老夫老妻也都住在那一帶. 果然再次證明我們老了....
(下方照片: 從客廳向落地窗外看是海. 日落的方向~)
(下方照片: 陽台往左看全是熱帶樹林. 右邊則可以看見比較近的游泳池)
私人管家服務 Butler Service
我們訂的房間除了讓我們住在最邊邊山腰上面海的房間以外. 我們還有我們自己的 Butler... 也就是管家. 一出機場. Sandals 的專車送我們去渡假村. 我們不需要排隊 check in. 我們的 Butler 管家開了專車送我們上山. 到 Butler Service (管家服務) 的小客廳給我們吃東西喝飲料. 然後管家他自己在那裡幫我們 check in. 從我們一下飛機開始. 我們從 "姑娘和公子" 變成了 "老爺和夫人". 翹腳勒~~
管家有什麼好處呢?
我 們一到房間. 他馬上開了香檳給我們喝. 然後一一介紹房間裡的各種東西. 渡假的各種活動. 管家拿出了一張一週行程表. 早在我們到達之前. 他已經幫我們預約了幾家餐廳吃晚餐. 就怕我們突然想去卻沒有空桌. 上面還有我們已經計劃好的 SPA 時間還有出去玩的時間. 然後他給我們一個手機. 說. 有事就打電話給他. 在游泳池邊忘了帶相機? 一通電話管家馬上去房間幫我們拿相機送到游泳池畔. 訂了位的晚餐時間之前. 管家會打電話來提醒. 還會專車送我們去吃晚餐. 還有... 趁中午我們不在房間裡. 管家跑房間偷偷準備了香檳和灑了花的泡泡浴給我們用.
基本上. 管家的工作. 就是讓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和準備任何事. 只需要盡情享受每一分每一秒.
(下方照片: 烈酒區. 啤酒和果汁汽水都在冰箱裡)
(下方照片: 管家給我們的驚喜. 回房間發現了泡泡浴缸. 白酒. 兩個高腳杯. 連蠟蠋都點了)
(下方照片: 我們的沙灘燭光晚餐. 還有一個專屬服務生陪我們. 看起來很亮. 其實不到 20 分鐘就全黑了)
(下方照片: 偉大的管家先生. 我們超喜歡他的)
水上活動
水上活動很多. 除了中間有個酒吧的游泳池以外 (每個游泳池都有個酒吧). 還有潛水 (Scuba diving). 浮潛. 帆船. 獨木舟 (canoe). 單人船 (kayak). 水上腳踏車等等.
我們玩得最有意思的是帆船. 平常在我們住的城市裡常看見大大小小的帆船在海上或河上. 好愜意的樣子. 在渡假村裡有這種完全沒有馬達... 純粹給遊客玩玩的帆船. 我們也想來過個癮. 在出海之前. 海上救生員花了十分鐘 "講解" 帆船操作的方法. 越講越難. 越聽越不懂. 當他說到 "翻船" 之後該怎麼自救時. 公子臉都歪了. 低聲對我說. 也許我們去滑滑小船就好了. 因為他沒有把握能夠把帆船開回岸上來. 更怕會翻船.
講解完後. 救生員說... "誰有問題?" 姑娘馬上舉手. 說 "我有問題! 但我不知道我的問題是什麼. 等下開不回來就知道了...." 於是我跳上了船長的坐位 (船尾). 當起了帆船船長. 公子坐在我旁邊. 成為我的負擔... 啊... 不是啦... 是我的指揮官. 其實開帆船真的是很簡單又很複雜. 道理很簡單. 但操作上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出航才能換回經驗. 手握著控制風帆的繩子. 我能感覺到風向也能感覺到自己該收放多少. 但是就像第一次打鼓一樣. 覺得自己兩手兩腳完全不夠用. 得想了個想才知道帆要收放多少. 船要轉哪個方向....
(下方照片: 船長獨照)
(下方照片: 有人翻船囉!! 救生員開快艇去救他們. 最右邊是水上腳踏車. 居然見死不救跑掉了....)
我們也有去划獨木舟 (這年頭...都是塑膠的啦!!). 我上一次滑船是三年前的事了. 日子過得真快. 這次是在藍呼呼的海上划船. 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海水真是平靜啊~~~ 我住的城市海邊都是大浪. 游泳都會被衝昏頭. 只有衝浪的人自己在高興而已.
(下方照片: 海上救生員的照相技術不錯. 就是沒有拍到我們的船....)
Resort kitties (渡假村貓隻們)
第一天我們一到渡假村. 就看見一隻白色的貓躺在人來人往的沙發上舔毛. 怪勒~~ 這個客廳是 "交通流量" 最高的區域之一. 怎麼會有貓在這兒??? 並且還給我們摸. 摸完繼續舔毛.
(下方照片: 貓在右邊沙發上)
除了兩家比較高檔... 門戶全閉的餐廳以外. 只要在其它餐廳用餐. 一定會看見三五隻貓在 "遊餐廳". 等好心人士丟一小片食物給牠們解饞. 許多人不知道... 貓其實是肉食性動物. 丟個蘿蔔或飯粒誰會理你啊?! 公子丟麵包. 貓甩都不甩牠. 姑娘丟了軟咪咪的牛肉 (fillet mignon)和燻鮭魚. 頓時三隻貓咪黏在我們桌下不肯離開.
另外有一天. 我們跑去打乒乓球. 看見屋角有兩隻貓咪睡得東倒西歪....... 當時已經有兩個人在打乒乓球了. 這兩隻貓卻動也不動一下. 完全沒有警備心的貓啊....
就先講這樣了. 反正渡假村嘛.... 大概每一家都差不了多少. 吃喝玩樂... 浪費時間生命 我們每天去海邊或游泳池不知道幾次. 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都比下水的時間多. 當然. 喝的酒也不少. 喝到了爆好喝的調酒. 之後再講.
- May 26 Tue 2009 05:56
美國式喪禮是美好的回憶

姑娘在美國才十年就已經參加過三個喪禮. 比較之下. 台灣式的喪禮是在比慘. 美國式的喪禮是在比看誰的回憶比較美好.
這個三天的連續假期. 我去了一個喪禮. 一個 海邊婚禮 . 第三天留給自己上部落格做記錄.
****************************************************************************************
在美國的喪禮上. 氣氛是和平和莊嚴的. 大家穿上黑白的衣服. 或是比較不亮眼的顏色都行 (藍色綠色粉紅色什麼我都見過). 只要不是露大腿露胸露背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 死者的家人們會穿上他們最好看最體面的黑色或白色衣服. 打扮得好好的出場. 因為. 他們也是主角. 他們是主人.
美國的喪禮雖然說是喪禮. 但主要是以回憶和祝福的方式來告別. 我去過的喪禮都是在教堂裡辦. 牧師或神父先講一些聖經上有關生離死別的話語. 然後由死者的家屬或朋友上台一一講著他們對死者的記憶. 之後. 唱唱詩歌. 禱告祝福. 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聊天看投影片. 主人們會準備好許多食物點心和各種飲料. 客人會一一走去打個招呼慰問一下. 主人們看到朋友都很開心也很感謝. 也許哭早已哭過. 在現場都是開心的笑著與大家在一起. 一起討論影片中的照片是死者什麼時候拍的. 在哪裡拍的. 有著什麼故事背景.
沒有哭哭啼啼
更沒有請專業 "哭者" 來幫忙哭
沒有披頭散髮素顏的老女人們
更沒有刻意裝作 "傷心到無法刮鬍子" 的男人們
喪禮是讓我們一起記念和懷念死者的聚會. 最感人或者說是最高潮的一段就是親友上台訴說著死者生前的事. 我曾經在教堂裡和幾百個賓客一起舉著手大喊 "Go Gators!". 只因為死者從小就特別瘋迷佛羅里達大學的美式足球隊. 他的弟弟要我們舉著手大聲喊著為這個球隊加油三次. 死者在天之靈一定非常開心. 我也曾經在在聽他們講故事的時候跟著大家一起笑了出來. 還拍手勒!! 有好多我們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都在喪禮上聽到. 讓我們又對死者有更多一層的認識和尊敬.
*****************************************************************************************
這次的喪禮. 是我的中文學生的父親. 一位八十多歲.... 在我們城市挺有名氣的退休心臟科醫生. 老醫生的父親是傳教士. 也因此老醫生一直是病人口中的好醫生. 非常體貼和關心病人. 是我們當地的心臟科先趨之一. 他對醫學非常有興趣. 講話三句不離醫學. 即使在退休後依然訂了一本又一本的醫療相關雜誌和書籍.
四個兒子從小就習慣爸爸在餐桌上講工作的事. 一邊吃. 一邊用著艱深難懂的醫學字詞形容今天血淋淋躺在手術台上的人是得了什麼病. 他是怎麼把病人剖開又縫起來. 我的學生對大家說. "也許因為我從小就學會聽不懂卻裝懂. 所以在我長大後學中文的過程中幫了我不少忙." 台下笑成一團. 我的學生在 1970 年左右在大學裡學中文. 1975 年到台灣住了兩年. 一邊教英文一邊學中文. 現在他已經五十多歲. 已經沒有用中文很久很久了. 一直到我們認識之後才一週收他一次錢陪他用中文 "聊天" 一小時. 他的中文好得不得了. 我常常一坐下就要求他用中文告訴我過去這一週國內外有什麼新聞 (省得我花時間看新聞~ 棒!). 他常常告訴我世界歷史地理. 討論宗教問題. 討論怎樣投資理財. 偶爾當我忘了某個英文字的中文是什麼意思時. 他還會告訴我...
看過姑娘那篇 我的天才表弟妹 的格友都記得. 姑娘的表弟妹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但是跟我這個學生的家庭比. 我的表弟妹很遜色. 不是開玩笑的... 他們家祖孫三代不知道有多少個博士. 念法律的念醫學院的是一整票排隊來算. 他在喪禮上有提到. 他小的時候常常有人拍他的頭說.... "你的爸爸救了我一命. 你以後也打算跟你爸爸一樣當醫生嗎?" 五歲的小孩連明天會怎樣都不知道. 怎麼回答? 當然是回答 "Yes Sir!" 十多年後. 他進了法學院拿了法律博士. 還順手拿了經濟和財管的學位.
姑娘聽過好多好多有關老醫生的事. 還有他和太太恩愛 63 年的感情. 工作雖然忙. 卻又很羅曼蒂克. 對孩子管教嚴. 卻又讓他們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玩什麼運動想要念什麼書走什麼路. 今年的三月. 我第一次見到老醫生. 當時他身體已經很不好. 但在餐桌上又是講不完的醫學故事. 非常可愛的老人家.
很可惜只有見過一次面而已.
************************************************************************************
去參加喪禮的人. 是因為死者或死者的家屬是我們的親戚或朋友. 是我們曾經在生命中有交手過的人. 是我們願意穿上灰暗的衣服為他送上最後一程的人. 我們大家坐在教堂裡聽著四個人說起老醫生以前的往事. 我們一邊笑. 一邊感動. 一邊為在天之靈的他還有他的家人們祈福....
- May 25 Mon 2009 05:47
佛羅里達式婚禮

姑娘三月中在 佛羅里達的婚禮 雖然有椰子樹和藍天白雲但不算非常佛羅里達. 今天我去參加前上司的海灘婚禮. 快點拿來讓大家開個眼界.
佛羅里達的生活 = 完全休閒. 去餐廳常常看見短褲拖鞋. 去舞廳看見男生穿花上衣. 女生穿美麗小洋裝卻配海灘拖鞋. 總之各種各樣很俗的 "海邊鄉下人" 的模樣都顯露無遺. 我剛搬到佛羅里達的時候差點沒哭著跑掉.
而真正的佛羅里達婚禮... 是真的站在沙上. 光著腳. 男生穿著白襯衫 (還不能紮進褲腰才叫屌) 短褲. 女生穿著夏天的洋裝. 賓客更是隨興. 就.... 就穿著一般週末出外玩的衣服就行了. 本來公子也想要這樣的婚禮. 我說不行. 我媽媽會氣死.
(照片: 伴郎們. 最左邊的是新郎的兒子. 剛大學畢業. 一個大人樣卻還有小孩臉的男生)
(照片: 伴娘們. 穿自己的夏裝輕鬆上場. 沒穿鞋子. 左邊那個藍長裙的不知道是誰. 超性感!)
連續下了一週多的傾盆大雨. 就在婚禮當天突然放晴了. 他們在海邊租了一個房子來辦婚禮和婚禮派對. 來的人好多. 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阿公阿媽. 加在一起大約一百多人. 也許你們說... 一百多人不算多. 知道嗎? 我們這一百多人全都是在上個週末收到 "手機簡訊" 說他們要結婚了. 也就是說... 大家不管這個三天連續假期有什麼活動全都在今天放下. 趕去參加他們的婚禮呦!!! (這個週末是美國一個很大的國定假日)
(照片: 參加婚禮的人. 這是其中一半. 看有多自在~ 分明就是來開海灘派對的)
我只和 Len 在一起工作一年左右. 十多年前離婚後. 單身光棍一個一直到現在 56 歲了才又再婚. 他是一個很酷的規劃師兼景觀設計師. 每天工作壓力不管再怎麼大. 不管心情再怎麼肚爛. 他會自己在一邊氣. 但回頭絕不會對別人出一句不好聽的話. 非常有耐心. 對人講話很甜 (每次都叫我 girl, baby, sweety.... 其實他叫所有的女生都這樣叫啦...) 他住在海邊. 夏天的時候每週末都去衝浪. 冬天則是在海邊的酒吧一間一間跑. 說是要 "暖身"....
(照片: Len 和他那 21 歲的兒子)
他的新太太 Robin 也是個非常讓人喜愛的人. 非常體貼. 又很笑臉. 很外向. 朋友一大堆. 又愛開 party. 說真的. 不講的話沒有人會相信 Robin 是個在事業上嗆嗆叫的人. 她是某知名連鎖公司的區經理. 管理幾百家店面我也算不清楚. 什麼是區經理? 她一手掌握 6-8 個州的店. 6-8 個州有多大範圍? 若我說一個州最少有兩個台灣大. 你們說有多大? 不過只要她一回家. 就開始下廚做她的大菜給 Len 吃. 並且是正宗美國南方料理. 肥死人不嘗命的食物.
(照片: Robin 在沙丘上把拖鞋踢得老遠. 光著腳走下來到海灘)
對於兩個曾經都結過婚的人來說. 能到四十幾五十幾歲又遇到一個生命中的知己是很幸福的事. 他們都是很年輕的時候結了婚. 又離了婚. 之後在事業上衝刺. 交往的人來來去去.
他們約兩年半前認識. 當時 Robin 剛和一個對她不夠好的男朋友分手. 於是這個臭男人 Len 就帶她出去 party. 兩個變成好朋友好玩伴.
Robin 說. "你這麼好一個人. 我一定要幫你找到女朋友!!" 誰知道這樣找啊找找不到居然把自己給獻上了?
交換誓言的時候. Len 對著她說. "當時妳一直要幫我找女朋友卻找不到. 其實我那時候就知道我要的是妳...."
(照片: 把許多人弄哭了的感人誓言)
當 Len 講完感人肺腑的誓言之後就已經要親 Robin 了. 大家開始尖叫 NO!!!! 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還不到時候. 真是的.
(照片: 新娘一邊哭一邊講完她的誓言之後. 終於可以親親了.)
(照片: 開心的新婚夫妻)
(照片: 一群同事. 左到右 - 建築師. 建築師. 建築師大老闆. graphic designer. 社交大王. 姑娘)
Len 和 Robin 交往約半年後我就認識 Len 了. 每天啊每天. 從早上八點進公司到五六點下班. 中間不知道來來去去有多少通電話. 有多少簡訊. 還要加 email 喔!! 每次電話一接起來就是要用很性感低沉的聲音說 "Hi, Babe..." (吐) 我每天聽他的電話對話. 還沒有見過 Robin 就已經對她的個性和每日行程了解透徹.
現在勒~~ 坐在 Len 旁邊工作的人不是我了. 而是下方照片右邊這個讓人想打一拳的人. 這兩個男人在一起就只會搞一些亂七八糟的事. 他們兩人的對話可信度只有 20%. 永遠不知道是真是假. 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現在他們一起工作天天互相抱怨對方. 卻又是哥倆兒好.
(照片: 工作上曾把姑娘惹到火大站起來叫他們閉嘴閃一邊去的兩個經理. 他們愛死我了哈哈哈)
最後放一張自己的照片啦.... 上週跑去燙頭髮. 這是小的我生平第二次燙頭髮和第三次染頭髮. 我不太對自己的頭髮做怪動作. 不燙不染保持原樣很久了. 但是勒~~ 久了真的看了很煩. 跑去燙了自然捲 (Body Wave). 染頭髮是免錢的. 我不想要人家看出來我染頭髮. 我想要比我原本的黑黑黑黑髮色再淡一號兩號就好. 看起來不要太沉重就行. 最後是只染上半部和外層. 然後越往髮尾越黑(原色). "這樣就夠了嗎?" 他問. 絕對夠. 這就是我想要的. 不要跟我機機歪歪. 不要想改變我的決定. (所以說推銷員遇到我大概跟遇到鬼一樣)
=免費染髮的故事=
染頭髮不便宜. 像我這樣沒有染整個頭原價就要 $125 美金. 真沒辦法想像若整頭染到底是多少錢.
免費. 是髮型設計師欠我的. 我那個 怪ㄎㄚ造型師 (見 準備婚禮真麻煩 一文的最下方) 在我婚禮當天早上沒有在預期時間出現. 店裡的助理居然忘了把十二點的預約改成十一點. 好你家在我不太在乎~ 我在空空的店門口吃早餐喝咖啡聽音樂. 吃飽喝足 11:25 am. 貼了個紙條在門上給他. 說 "11 點的新娘髮型預約. 你沒有出現. 打電話給我!"
我開車到兩三家我知道不錯的髮型店. 才知道原來大多的髮型店在星期日都是關門的. 星期日會開的都是些阿撒不魯的髮型店. 公子去的那種... 怎麼辦勒? 我想. 大不了我自己回家把頭髮用電夾弄得直直直的~ 然後綁個馬尾或公主頭就好啦~~ 反正我自己玩我自己的頭髮一輩子了. 怕什麼. 就算弄毀了. 頭紗戴著誰看得到? 更重要的是.... 那天我是新娘耶~ 再怎麼醜也是全場裡最受歡迎的主角. 最美麗的 super star. 有差嗎? 完全沒差~
聽著我喜的廣播. 開車回家的路上才想到我有特別替媽媽和表妹預約到我家附近一家我從沒去過的小髮型店吹頭. 我馬上轉個彎大剌剌走進去. 說: "你有空嗎? 我需要你幫我做新娘造型. 要捲捲頭." 就這樣. 把當天的新娘頭交給一個陌生人. 她說她沒見過這麼放心的新娘. 我說. 最不好的結果就是我不喜歡你給我的造型而已. 大不了回家自己重做. 所以沒差~ 當然啦~ 頭紗一戴我就跑了. 就像我說的. 不管怎樣. 我的婚禮上我都是最美的. 對不對!!!!
- May 22 Fri 2009 09:13
夜奔急診室
在吃完好吃的 手工麵包 (見上一篇) 之後. 姑娘開車帶公子去了一趟急診室. 繼兩年多前那場讓大家想扁我的 "食物中毒的故事" 之後. 我學到了. 要善用急診室. 千萬不要在自己家裡弄出人命.
故事開始
話說那晚我烤了麵包又做了好吃的湯之後. 公子如往常. 開始收餐桌沖碗盤. 然後一一放進洗碗機裡. 姑娘勒~ 走來走去把剩下的食物收好. 桌子擦好. 兩個人在廚房裡一邊聊天一邊動作. 然後.....
"喔~~ Shit!!" 公子突然重覆這個 "oh shit" 好幾次
"怎麼啦?" 姑娘回頭看他. 他沒有動. 直直的看著水槽.
我走過去看. 看見我的麵包刀在水槽裡. "被割到了嗎?"
我連問都來不及問. 公子就大聲說 "小心! 血在地上!"
我低頭一看. 夭壽勒~~~ 地磚上的血是一灘又一灘. 不是一滴一滴的喔!! 一共來個三五灘血. 每一灘大約有我一個手掌那麼大灘. 你媽媽的勒.... 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這麼多血在我眼前 (捐血或抽血不算).
姑娘問. "你是被刀子切到了嗎??" 心想. 我慘了. 也許我把刀放進水槽沒跟他講所以他割傷了.
"是我的腳. 我剛剛踢到洗碗機的門..."
(照片: 洗碗機的門是這樣往下打開的)
才剛講完. 公子突然整個臉擠成一團. 原來他剛踢到的時候只是小痛一下並沒有覺得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看到一大堆血才感覺到腳趾頭很痛. 我拿了廚房的紙巾要他自己去加壓止血. 他一臉給我很痛的樣子. 紙上面血跡斑斑.
我看了一下受傷的腳趾. 很大一塊皮被割到. 掀了起來. 但是沒有切入肉更沒有傷到骨. 就是血流不止.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公子坐在樓梯口. 擠著那張臉不說話. 我把地上的血隨便擦擦. 拿了急救箱來準備幫他清理和上藥. 可是公子痛到手一直緊抓著腳趾不肯放.
"你要不要去急診室請醫生看看?" 姑娘問著. "也許傷得太深. 給他們縫一針好了."
"腳趾頭也能縫嗎?" 公子很懷疑.
"當然能! 如果能縫手. 為什麼不能縫腳?" 我把血淋淋的紙巾丟了. 用急救箱的紗布包好. 就換換衣服帶他去急診室.
到醫院. 要開大約十分鐘車. 我們在車上說說笑笑像沒事一樣. 我還一直問他到底還有沒有流血? 心想若沒血了應該就可以回家了吧? 不. 公子說很痛. 要去看醫生.
到了醫院. 等了一會兒. 護士先生接見了公子. 看了一眼之後拍拍公子的腿. 說.....
"沒事啦!! 貼一個 ok 蹦就好了!"
哇勒~~~~ 哇勒!!!!! (無言)
醫生過來看一看. 也說沒事. 打了一針破傷風. 護士把那塊皮剪掉. 擦個藥膏. 貼個小 ok 蹦. 我們付了 $50 美金就閃蛋回家了....
(照片: 現在高興了吼!)
(照片: 急診室等待區的一角. 偷拍. 倫家在看咩~)
這 種小傷. 我自己也會處理. 但是當時他很痛. 死不肯放手. 並且血一直流一直流. 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停. 如果我們再多等個五分鐘血停了我就自己替他處理就好了. 但是呢~~~ 這個去急診室的決定也有個好處. 就是當我們一決定要去急診室的那個時候開始. 公子心情就好多了. 大概心中大喊哈利路亞. 得救了. 也放心多了.
五十塊錢是小錢. 能讓護士貼上一個小 Ok 蹦. 也算是圓滿結束....
然後回家馬上拿瓶啤酒坐在沙發上看 NBA 球賽...
*****************************************************
後記:
第二天. 我去皮膚科走了一趟. 我的腳趾底長了一個雞眼 (Wart). 醫生用液態氮冷凍治療. 吼! 會痛. 痛一整天. 所以昨天我們變成了掰ㄎㄚ二人組...
- May 21 Thu 2009 05:35
五分鐘手工麵包 (腦殘者適用)
如果看完姑娘第一次做麵包的記錄. 仍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麵包. 那... 你大概比腦殘更腦殘.
喔~ 前題是. 你得有個能夠設定到 375度F 或 190度C 的烤箱. 我們再來談你的腦殘指數.
從姑娘那爆笑的 "大便阿拉棒" 還有悲情的 "楓糖餅乾" 兩篇就可以知道. 我對於需要用到麵粉的料理真是失敗到了極點. 老是用錯材料. 或是多放或是少放材料. 做個蘋果派居然蘋果和派合而為一. 就一個慘字!! 總之要完成一個漂亮的餅乾蛋糕或是派皮. 簡直是如登天一般難哪....
不過勒~ 失敗是成功之母. 嗯. (天哪這句話已經幾百年沒有用過了). 這陣子一直在努力看著 "Making Artisan Bread in Five Minutes" 的影片. 啥? 做麵包不用揉麵團? 騙倫!!! 越看越有信心. 並且做出來的是我最喜歡的那種西式麵包... 外面硬硬裡面有嚼勁. 若這樣還做不成. 那就太悲情了.
搭拉~~~ 爽! 看見自己熱呼呼外硬內軟的麵包出爐就很爽.
Artisan Bread
材料:
大盆子一個
1.5 大匙 yeast
1.5 大匙 鹽
6.5杯 中筋麵粉 (All-purpose flour)
3杯 溫水
另外準備 1 杯水和更多麵粉或 cornmeal
作法:
1. 照順序把所有材料加入盆子. 盡量攪勻到沒有麵粉黏在盆子上
2. 蓋上蓋子或保鮮膜. 但是不要蓋緊. 留一點縫讓氣散出來. 靜置 2 小時
3. 在流理台上灑上 cornmeal 或 麵粉 (我是亂用 bread crump)
4. 灑很多麵粉在手上和發過的麵團上. 抓起約葡萄柚大小的麵團. 稍微成型 (請參考 影片教學 )
5. 把成型的麵團放在 cormeal 上後. 麵團上方灑上麵粉. 用刀子切幾道痕. 靜置 40 分鐘
6. 同時. 預熱烤箱 375F 或 190C
7. 放入烤箱中層. 並在下層放入一杯的水 (用 "非玻璃" 的烤盤或是 roast pan 裝)
8. 烤 30 分鐘
(照片: 把材料用攪拌棒或木湯匙攪一攪就好)
(照片: 沒蓋子. 用微波爐專用蓋剛剛好大小. 還有洞洞可以"漏氣"呢~~)
(照片: 兩小時後已經脹成這付德性)
(照片: 要多放很多麵粉再去抓麵團. 因為太黏手啦!! 請參照 影片教學 的作法)
(照片: 烤 30 分鐘. 不美也裝美)
<千萬注意事項>
中間我有大失敗~ 很恐!! 就是在 影片教學 中說把不鏽鋼的 roast pan 放在烤箱裡一起預熱. 等麵包放進去之後再加一杯水. 我覺得是非常危險的事. 第一. 影片裡. Jeff 把水 "丟" 進去. 水遇到高熱後噴得到處都是. 若不小心. 他也會被燙傷. 2. 姑娘很自以為聰明. 居然是放一般的玻璃烤盤去預熱. 我的冷水才剛倒進去. 玻璃烤盤居然來個大爆炸!!!! (好白痴的行為. 居然忘了玻璃不比不鏽鋼...) 後來我的作法是把冷水放入冷的烤盤. 再放入烤箱. 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烤出來也好好的. 不一定需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恐怖爆炸事件)
(冷水冷盤的處理方法... 不然是要我怎樣?!)
Split Pea Soup
除此之外. 還同時做了湯. 對! 又是湯. 自己稍微看一看別人的食譜然後發明的. 所以味道請大家自己去調整.
材料:
1 磅 Split Peas (好像叫馬豆?!)
3 根 義大利香腸 (或厚火腿片)
大洋蔥切丁
紅蘿蔔切丁
鹽
黑胡椒
Parsley
Bay Leaf
作法:
不要加油. 把材料放到鍋裡炒一炒 (香腸會出油). 香腸外層熟了之後加水慢煮. 約 45 分鐘或煮到你喜歡的豆子軟度.
晚上我們就吃麵包配湯. 吃得很高興呢~~~~
一次就做成功的麵食目前只有 "麵疙瘩" 和 "德國水果鬆餅". (不過麵疙瘩能做失敗那真的腦殘指數是 100. 就只是麵粉和水一起攪而已). 其實我又做了兩次阿拉棒. 挺成功也很漂亮. 那個楓糖餅乾兩週前又做了一次. 努力的桿麵團. 用愛心型的模做出好多愛心餅乾. 結果.... 居然忘了放糖 . 唉. 我只能說. 做這種餅乾真麻煩. 我好討厭桿麵團.
*****************************************************************
吃完晚餐後. 我開車去附近的醫院. 陪公子 夜奔急診室 ... 喔~ 跟我的食物沒關係啦!!! 下一篇再說.
*****************************************************************
格友試身手後證名自己沒有腦殘 -
三斑家蚊 --- 手工麵包
- May 19 Tue 2009 12:37
週末的戶外活動
住在美國... 週末除了洗衣煮飯看球賽以外. 戶外活動絕對少不了. 每個地方都離我們好遠. 到哪裡都要開車開到暈車 . 想要出去走走又不想花什麼錢? 那就得開始研究我們住的城市有些什麼免費的活動. 但最簡單的就是往樹林裡躦或水邊跑了. (不用錢又健康)
<樹林>
不知道美國和台灣是因為經費有差還是理念有差. 在美國絕大多數我去過的觀光健行步道都是非常自然原始. 沒有特別鋪路. 更沒有特別種花種草讓吸引你來玩. 有什麼就玩什麼. 把自己丟在當地最原生的環境裡用力吸你的芬多精.
如 同加州是在沙漠中蓋出綠洲. 佛羅里達則是在沼澤中找出人類的生存之道. 我住的城市很大 (城市土地面積是美國之冠). 生態保留區很多. 聯邦公園+州公園+市公園 = 全美公園佔地最高的城市. 這代表什麼? 代表雖然我家旁邊沒有小公園可以讓我吃完晚飯之後去散步. 但是想要感受 "原始戶外生活". 開車沒多遠就可以得到.
雖然城市是靠海. 但從陸地到海邊沒那麼簡單. 得先跨過沼澤才行. 這些草底下不是水就是泥. 沒有辦法走路過去的呢~~~
有海的地方就有河. 路底. 就是河囉~ 河邊還有沙灘. 跟到海邊沒兩樣.
<海邊>
海邊有很多市中心. 吃喝玩樂頹廢的夜生活. 除了一般的海邊市區以外. 許多州立公園或保留區都在海邊. 健行步道常常一半在樹林裡一半是沙灘. 很有意思.
下面的照片是我們前天去的公園. 公子和姑娘的 臨陣拖逃之公子露營記 就是在這個地方發生的. 從停車場到海邊. 得走這個長長的木棧道. 通過一片小沼澤. 翻過高高的沙丘. 才會看到海.
(下面這不是草地. 它是小沼澤. "很小". 走橋就行了. 不用開車)
這邊的沙子非常細又非常的白. 走在沙灘上軟綿綿的好舒服.
<院子工作>
另一種不太好玩的戶外活動就是所謂的 Yard Work. 前院後院還有左右兩邊. 一到週末就會看到家家戶戶辛苦的男人們很奮力的在豔陽下揮灑著汗水工作著.
夏天到了. 草長得很快. 明明上週末才把草除得整整齊齊像豆腐一樣 (因為沿著走道和車道的草還要割成直角才叫棒). 一週後又變長了. 大家會互相比較看誰家的草漂亮. 看到別人家的草比較綠就恨在心裡. 看見別人的草比自己的長就爽歪歪的. 草坪. 是男人們週末互相較量長短的地方.
上週末我們買了四棵 palm. 還有十盆 Red Fountain Grass (在走道那些紅色的草).
我們花了兩天的時間種植物. 為什麼會種上兩天呢? 因為佛羅里達太熱了!! 每天能夠在院子裡曬的時間很有限. 半個小時就要人命. 雖然晚上九點才會天黑.... 但是... 六點之後就不想出去了. 哈哈.
姑娘在一旁加油吶喊. 公子很努力的 "切草" 和挖洞. 原本這麼大一棵 palm 要 $100 美金. 但那天是賣家的搬家大打折. 還被姑娘靠美色殺價. 最後 $100 得到三棵. 並且加上另一棵 palm 以及十盆草. $200 得標還包含運費. 真是爽到了. (我算算這些原價應該快 $500. 原本是要賣我 $300)其實姑娘哪有什麼美色可以殺價. 我只有那張嘰嘰喳喳的嘴而已. 不熟裝熟啊~~~ 跟老闆北北講講話讓他覺得姑娘是熟客就... 就大打折了. 簡單~
前院的另一邊就不用照了. 反正都一樣的植物. 後院有一棵很特別但... 懶得貼. (咬我啊)
為什麼姑娘沒在動手勒? 有啦有啦~ 我有挖土啦... 但人家不喜歡咩~ 並且每次我一到院子就會被蟲咬. 或是腳踝開始發癢. 我一定是對我的院子過敏... 一開始這樣講只是開玩笑. 但我真的覺得我的皮膚對某一些植物過敏. 因為這種事太常發生了.
總之. 這就是我們每週末必做的事 -- 樹林裡健行. 海邊曬太陽. 院子裡當苦工. 至於其他. 下次再聊.
- May 13 Wed 2009 11:00
Star Trek 2009
姑娘上週六去看了 Star Trek (星艦奇航) 的新電影. 興奮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居然忘了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照片: Star Trek 新劇照. 是艦橋上的大人物們)
記得第一代的 Star Trek... 有Captain Kirk 和耳朵尖尖的 Spock? 這部電影就是在講他們. 不過是他們還在受訓以及 Kirk 變成 USS Enterprise 的艦長的故事.
艦長 Kirk 這個角色. 一直是個花花公子. 千古不變 記得在影集裡的時候走到哪裡都會拐一個外星女人來抱抱親親然後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這次的演 Captian Kirk 的人當然一定也是又年輕又帥還要到出留情.
第二個重點主腳是年輕的 Spock. 吼.... 這次在美國上演之後. Spock 變成所有女人的最愛. 就一個字可以形容 - HOT!!! 聰明有風度. 深深的眼神和直直的眉毛. 雖然是外星人但是我們還是很愛他. 老 Spock 以前已經爆紅了. 這個年輕的 Spock 絕對不輸他.
再來是醫官 McCoy (在舊影集裡大家都叫他 Bones. 這部電影會稍微講到為什麼他以後會被叫做 Bones). 這部電影講到他和艦長個友情. 演得很好. 喔對了. 他在 Lord of the Ring 裡也有一角喔!! 猜猜他是誰?
Sulu 是那張亞洲臉. 是艦上的 "舵手" - 開船的啦~~ 在這電影中的 Sulu 是 John Cho. 我都叫他 "That White Castle guy" 因為他之前演了超無腦爆笑的電影 Harold and Kumar Go To White Castle.
至於精通多種外星語言的美女 Uhura. 這次演出的真的是美女. 常出現在大大小小的螢幕上. 就不多說了. 看到她喜歡 Spock 就讓我想扁她....
(照片: 看到年輕少校和上尉們一個一個進入剛完工的 Enterprise. 姑娘激動啊~~~)
Q: 影集裡的角色都悶悶的. 十句話有九句是 "工作". 有點沉. 兩個小時的電影不會讓我睡著吧?
A: 絕對不會! 和以往的影集和電影比較之下. 這部相當成功. 可算是動作片. 並且有許多的笑點. 絕對不是死氣沉沉的電影.
Q: 我以前看過它的影集. 這是第十一部電影. 老故事重炒. 能有什麼創新?
A: 所有的人都知道只要電影有太多續集就會無聊和失敗. 但這次的電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故事的一開頭就先把空間打亂. 也就是說人物是同樣的人物. 整個故事發展過程和人物關係全都變了. 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手法. 因為我們無法說 "喔! 艦長以前沒做過這個!" ㄟ~ 整個時空都不一樣了. 當然事情的發展也會不同囉~ 這樣的話就算他們要再多拍個幾集都沒有問題.
我強力建議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不管你以前對 Star Trek 有沒有興趣. 這一片絕對是不能錯過的暑期電影. 大人小孩都會喜歡!!
想看預告片嗎? 請 按這裡 連到 YouTube 看.
*********************************************************************
=簡介=
啥? 沒看過 Star Trek 的影集或電影? 那你真是錯過好料了.
故事是在講 24 世紀的時候. 地球以及許多其它的星球組成了 United Federal of Planets - 聯邦星球. 這艘太空船艦 Enterprise 有 23 層. 裡面除了工作人員以外也有住家屬家眷還有一堆未婚男女 (這樣才能認識單身男女... 在艦上結婚生小孩咩~~~) 當然. 每一集都會有事發生. 不是有外星人攻擊. 就是哪個星球發生什麼事所以他們得去救人或當和平大使.
=Star Trek: Original=
記得姑娘第一次接觸 Star Trek的影集時. 那還是 Star Trek 的第一代. 姑娘大概是念小學低年級的年紀. Captain Kirk 每次出航都會拐到一個外星女人跟他親熱. 這我記得很清楚. 耳朵尖尖沒什麼情緒的 Spock. 又酷又有智慧.
(照片: 第一代團隊. 中間的艦長是現在拍 Priceline 笨廣告的那個人... Price-line Negotia-tor!)
=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第二代的 Star Trek 正是姑娘比較懂事之後的事了. 每週都要乖乖坐在電視前面等著看 Star Trek. 所以我看這部的時間比較多. 記憶也比第一代影集還深.
光頭艦長 Picard (畢凱艦長) 很有那個架勢溜~~ 和醫官好像每次都想要有一腿卻最後什麼都沒發生 (可惡). 整個臉白白的生化機器人 Data (百科) 老是對人類很好奇. 他一直想要有 "感覺" 和 "感情". 後來真的加入這些功能後. 有一次掉一滴眼淚把他自己嚇到. 或被壞人割傷還會哇哇大叫. 更扯的是... 原本有個女的武官 (不在這張照片裡). 居然在有一次全船被迷魂藥迷到. 他和女武官還上了床 (這一集是這一代故事我唯一記得的內容... 因為我被嚇到....)
(照片: 中間光頭艦長. 後面白臉是百科. 大黑怪臉是有名的克林共人. 其它就不重要了哈哈哈)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Deep Space Nine 是我在大學的時候演的. 但是台灣沒播. 我是到美國之後才看過重播. 老實說... 真不好看. 因為他們不再是開著超光速的太空船在外探險. 而是坐在 Space Station (太空站) 裡等人家來打.
(照片: 指揮官是中間的那個黑人男子)
(照片: 這就是太空站. 裡面走一圈不知道要走幾天才走得完 )
=Star Trek: Voyager=
中間後面紅衣服紅頭髮的是艦長. 這艘太空船 Voyager 比較小一點. 整個節目裡人物變動挺大的. 這一部也不是很好看勒.... 我只看過幾集就看不下去了.
(照片: Voyager)
=Star Trek: Enterprise=
一提到 "Enterprise" 這艘船的名字就讓影迷們願意看下去. Enterprise 就是第一代和第二代 Star Trek 裡的太空船的名字.
這一代是 2001-2005 的影集. 他們在時間上來說是在第一代之前發生. 所以非常.... 人類. 比如說. 艦長到外星球的時候. 會帶著水壺. 戴墨鏡和棒球帽. 船的功能也比較沒那麼先進. 影集剛開始很旺. 後來大家也看不下去了. 就... 不演了.
(照片: 那個尖耳朵女生的身材很好勒~~~ 中間的艦長很帥. 也是有跟外星女人歪哥...)
- May 08 Fri 2009 05:57
衛理女中 (2)
在衛理生活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除了在 衛理女中 (1) 提到小國一的我哭著打電話回家說我發燒生病的悲慘事件以外. 剩下的全是吃喝玩樂的回憶.
"吃". 是衛理人很大的一件事. 我們沒有爸爸媽媽的恩寵加持. 沒有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替我們 "加料". 衛理的女孩子們所擁有的. 就是一天三餐. 若晚上十點想吃消夜. 得在學期開始的時候先繳 "點心費". 給你一個麵包一點牛奶. 至於零食..... 你喀想得得美溜~~~ 沒有合作社. 零食 (任何能進你口中的食物) 是學校的違禁品. 不能帶小說漫畫進學校. 總之你要當個乖小孩. 就給我乖乖正常生活!!
這下各位爸爸媽媽了解了吧? 什麼叫做小孩子總是打電動看電視叫都叫不聽? 什麼叫做小孩子念書不念書一直上網? 就是因為爸爸媽媽對孩子退一步. 所以小孩就當大王囉~~~ 什麼? 跟小孩談條件... 功課做完就可以讓他們做些無益身心的活動? 這到底是爸媽贏還是小孩贏? 遇到像我這種壞小孩. 肯定作業亂寫... 反正寫完就算數.
但是在學校. 管我們的人都不是我們的父母. 再不高興都只能聽話不能耍賴. 不過我們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妙方把違禁品 "渡" 進校園. 更有辦法藏到連糾察和老師都找不到.....
<餐廳的伙食>
現在想想. 餐廳的北北們煮大鍋菜能好吃到哪裡? 但是一天只有三餐能吃... 並且沒有選擇的時候. 大鍋菜真的很美味.
衛理手工饅頭 - 幾乎每天我們桌上都有北北們手工做的饅頭吃. 這饅頭啊... 好吃到可以上街叫賣了. 記得當年的饅頭. 是滿口操著山東口音的北北們做的. 不像外面店裡的台灣式軟綿綿饅頭. 這些都是硬中帶有美味嚼感的饅頭. 每一口都是香味. 這是大家讚不絕口的. 再過二十年我還是會記得.
一手掌握之珍珠丸 - 外頭賣的珍珠丸子不過就一口吃的大小. 衛理廚房北北們做的珍珠丸子. 是一手掌握的大小啊!! 大得跟饅頭一樣大. 裡面肉多又香軟. 完全不硬. 外層裹的糯米也蒸得恰到好處. 不會硬不會黏.
星期三加菜 - 每個星期三的餐不管菜色是什麼. 一定有一隻爆大的雞腿. 這雞腿還真好吃. 大家都愛. 不過現在再想一想. 也搞不清楚它是真有這麼好吃嗎? 還是因為在沒選擇的情況下的結果?
有點焦味的綠豆稀飯 - 大鍋菜不好煮. 我們超愛吃有點稀又不太稀的綠豆稀飯. 剛開始的時候很不喜歡. 因為每次裡頭都有奇怪的焦味但又找不到燒焦的綠豆. 我們總是在猜會不會是北北一邊抽菸一邊煮. 然後菸掉到稀飯裡? 但日子久了之後. 這焦焦的味道還真是特別好啊~~~ (果然是被養得很不挑剔)
恐怖的雞爪湯 - 沒錯. 不是雞湯. 是雞爪湯. 這在我三年的生活裡只出現過一次. 我們很興奮的把桌上的湯蓋打開. 啥. 黑麻麻的一鍋湯. 撈起來的全是雞爪!! 天哪~~ 地啊~~ 這是什麼鬼東西啊?! 我們把湯蓋起來. 沒有人敢碰. 那天是經費不夠還是怎樣?
我一點也不懷念學校的食物. 當年覺得好吃的東西也不過是在一堆醜女中選出一個比較不醜的當校花的感覺. 但是在這樣 "沒有選擇只能吃三餐" 的生活裡. 大家都吃一樣的東西. 不吃就餓肚子. 其實. 這些食物也沒什麼不好的. 至少我們變得比較不挑嘴. (不過離開學校後會挑嘴的人又回到挑嘴的日子了....)
<偷渡違禁品的快感>
人性就是這樣.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 告訴你不准吃零食你就越想吃. 越是告訴你不准看小說漫畫你就越想看. 越是不讓你離開學校你就越會想盡各種方發溜出去.
偷渡違禁品 - 進出校門沒有人會查我們的書包或袋子. 只要不是一臉做賊心虛的模樣. 要偷帶進校園是很容易的事. 大家會偷帶進學校的是些什麼東西呢? 巧克力. 餅乾. 糖果. 魷魚絲. 當年 "小豆苗" 裡賣的東西有什麼就帶什麼. 還有人帶泡麵勒! 吃完噴滿房間樟腦油味想要壓過泡麵味.... 漫畫. 雜誌. 愛來愛去的言情小說. 多到可以開個小書店.
藏違禁品的招術 - 其實在這裡公開講也不怕目前在校的小妹們知道. 反正招術早就一代傳一代. 現在搞不好還有升級版. 最簡單的. 就是把巧克力等等這些小東西丟到奶粉罐裡 (奶粉和好力克阿華田都能帶進學校). 要吃的時候就進到奶粉裡打撈. 其它的小東西就放到棉被套裡. 除非糾查願意把大家的棉被打開然後再折好放回去. 否則的話通常可以過關 (快點吃下肚比較實在). 有些人把東西藏在床墊下. 但這招挺爛的. 也有人把東西塞在衣櫃和牆壁中間. 這招也不太聰明. 我看過最厲害的. 是有人把靠山那邊的紗窗拆掉. 釘一個釘子在窗戶外. 然後把食物放在塑膠袋裡吊在外頭. 不過國三的時候被發現. 一大堆人被記大過. 她們都是一群有義氣的姑娘們. 老師問還有誰有吃那些食物. 她們死不肯把別人的名字抖出來. 真是太偉大了.
我從不帶違禁品到學校. 因為我家本來就不給零食吃. 對零食沒有慾望. 加上我爸媽也不買小說或漫畫給我們. 總不能把爸爸書架上的四書五經帶走吧? 但我會幫同學藏東西. 哈. 我說. 越危險的地方就是越安全的地方. 我建議同學是把違禁品藏在 "公共區域". 像是餐廳的某個角落. 或禮堂. 或琴房. 就算被抓到. 也不知道是誰的東西!! 耶~
<迷大姊>
這挺變態的. 不過當時在學校很正常. 在學校我們不稱學姊學妹. 我們是以大姊和小妹來稱呼. 不管是國中高中. 小妹總會 "看上" 某一個大姊. 特別喜歡她仰慕她. 像在迷明星一樣. 會想知道她的一舉一動. 希望能接近她. 若不敢接近她. 也希望她多看你一眼.
我? 當然有! 姑娘當年除了迷 "小虎隊" 以外就是迷那個大姊啦~~ (笑翻) 嗯. 我從不否認我迷小虎隊. 我就不信當時國小國中的女生哪個不迷他們. Anyway. 這個大姊是在學校裡大名響噹噹的高中部大姊. 念書念得不錯. 人又好. 又能幹. 學校很多活動都有她參一腳. 當時我是一個小國二. 真是抬頭用著閃閃的眼神仰望她. 想跟她一樣什麼都做得很好又能帶頭跑.
當我有喜歡的大姊時. 你們覺得我會怎麼做?
1. 在一旁偷偷看她
2. 請同學 "牽線" 認識她
3. 偷偷傳紙條到她的班上給她
4. 直接走去認識她
你們大概會猜 4 吧? 錯! 錯錯錯! 姑娘現在這種個性是經過多年來吸取日月精華才形成的. 國二的姑娘還是比較閉塞. 在上一篇 衛理女中(1) 裡有個叫 November 的人回應. 那也是我的國中同學. 她當時迷一個在學校爆紅... 爆爆紅... 紅到天邊... 念完大學後還拍廣告和連續劇的一個大姊. 這位紅透透的大姊和我喜歡的大姊不同班但是是很好的朋友. 所以說. 透過 November 的關係. 我開始和這兩個大姊走得越來越近. 也慢慢認識另外幾個學校的大紅人們. 我們就變成在她們的圈圈裡了.
都二十年了還不知道在跩個什麼勁兒. 這就像你天天和有名的帥哥美女在一起. 走路會有風耶~~~
<小天使與小主人>
聖誕節前的一個月. 全校瘋狂玩著小天使和小主人的遊戲.
遊戲規則:
1. 聖誕節前一個月開始
2. 選一個你喜歡的老師同學或大姊當對象
3. 每天在她去吃飯前先衝去餐廳幫她把食物和碗盤擺好並且留一張神秘小紙條
4. 每天在她下課回宿舍之前先去幫她把被子鋪在床上並且再留一個神秘小紙條
5. 等著聖誕節當天領小禮物吧~~~
國二的時候. 當然. 我選了那位我仰慕的大姊當我的小主人. 每天中午鈴聲一響. 整個學校像爆炸一樣轟隆轟隆的都是跑步聲. 一大票的 "小天使" 們使盡腿力用力衝到學校餐廳去. 在小主人們到達之前得把湯飯全舀好. 碗筷排好. 水果削好排美美.
為什麼說使盡腿力? 因為從教室到餐廳.... 是一個很長的上坡道啦!! (哭)
想說我天天和這位大姊在一起. 小天使當然就是我啦~ 沒想到... 居然有個小國一也要當她的小天使. 死小孩閃一邊去. 姑娘心裡這樣想著.....
當別人和我喜歡同樣的人的時候. 姑娘會怎麼做?
1. 只好暗淡的離去. 反正大姊跟我比較熟. 不怕小妹你來搶!
2. 裝作沒看見. 每天跑快一點要搶在你前面 "服務" 我的小主人
3. 跟小妹一起當小天使. 就當交一個朋友
4. 想辦法把小國一擠走. 跟你搶啦!!
猜猜答案是什麼? 別忘了姑娘當時還是小孬種一個. 沒膽把人家踢走. 所以答案是 2. 兩人搶事做. 不然怎麼辦. 真心酸.
有一天下課後我去大姊的寢室準備幫她把被被鋪好的時候. 發現小國一已經在她床上鋪被子了. 忘了是誰先開口. 我們聊起天來. 原來她才是那個小孬種. 她是喜歡在心頭. 大姊根本不認識她. 姑娘的屁股又翹起來啦! 小妹... 讓國二大姊我好好教你... 於是從那天起我和小國一變成了好朋友. 我還是沒有心把她拉入 "走路有風" 的圈子裡. 但是她覺得我這個人超好的. 國三的時候她變成了我的小天使! (又不知道在跩了個什麼勁)
<三天兩頭被叫進訓導室>
國中和高中的時候. 姑娘在學校一直都是老師一邊罵一邊拍手的學生. 尤其國中的時候. 三天兩頭就被叫進訓導室. 有一半的時候是因為我是這個股長那個股長或是代表班級或國中部為學校做些什麼事. 但也有一半的時候是被教官給抓去的.... 就像 November 在上一篇的回應裡說的一樣. 我們自以為很帥. 喜歡把襯衫拉出腰間不紮好. 每天沒事就聽到教官用很尖銳的聲音從走廊的另一頭對我開罵. "某某某! 你給我過來! 衣服穿那個什麼樣子! 馬上到訓導處來見我!" 嗯.... 去就去. 反正和訓導處的人都很熟了. 哈哈哈哈. 臉皮厚厚膽子大大. 嘻皮笑臉一下快點閃回教室去.
<奉主耶穌基督之名. 阿門>
雖然來這裡念書的學生大多不是信基督教. 但印象裡好像畢業的時候一半的學生都已經信了.
每天的中餐和晚餐前. 所有的人都要在餐廳出現並且一起唱 "謝飯歌". "謝飯歌" 有兩首. 中午一首晚上一首. 主要內容就是感謝天父賜給我們飯吃. 阿門. (註1)
上學的第一週. 學校發給我們每個人一本小本的新約聖經. 完全不問你是信佛教還是回教. 總之這是洗腦的第一步.
之後. 每週五的下午. 課表上雖然是寫著週會集合. 事實上我們是全校師生進入大禮堂做禮拜. 這是宗教課. 以正當管道進行非法洗腦 (我說的. 哈!) 不論有沒有興趣. 我們得坐在那裡聽 "神的道理". 聽一些很神奇又難以置信的 "神蹟見証". 然後我們要跟著一起唱詩歌. 跟著一起禱告. 學校偶爾會請一些詩歌的樂團來表演. 像開演唱會一樣. 有時也會有教會的弟兄姊妹 (對. 要這樣叫他們. 不是叫師姊師兄啊) 來學校演講. 慢慢的. 同學一個一個開始信了上帝. 害怕的時候... 考試的時候... 任何時候在寢室都會看到一小群人聚在一起讀聖經和禱告. 其實在這樣的環境裡能有宗教的陪伴真的很有用. 能安撫人心. 我? 我家沒有信教. 但我很小就被送到教會學校念書. 再怎麼不信上帝祂也是我唯一接受的神. (註2)
這又讓我想起一件事. 在這宗教裡有一種 "聽不懂的語言". 叫做 "靈語".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是真的被聖靈充滿還是怎樣. 有些人在唱詩歌或禱告到一半. 會突然開始抽動. 然後開始用聽不懂的語言高聲唱歌或講話. 他們自己有意識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大姊的身上.
話說有一天我在我仰慕的大姊寢室看書聊天. 時間到了小嘍囉我回我的房間去. 第二天一早. 大姊告訴我. 昨晚我走後沒多久. 發生怪事了.... 隔壁寢室有三個大姊在讀經禱告. 不知道怎麼著. 三個突然開始唱聽不懂的歌講聽不懂的語言. 並且衝進這間寢室. 指著其中一個大姊很大聲的說. 這個寢室裡有惡魔. 並且是在那個被指著的大姊身體裡. 弄得大姊開始尖叫. 整層樓鬧哄哄. 當天晚上那個被指的大姊受驚很嚴重. 被送回家 "休養' 好幾天. 那些講靈語的大姊們醒來後自己也嚇到了. 學校不肯再談這件事. 叫那層樓所有的大姊 "閉嘴".... 就一個恐字.
................. 怎麼好像講到鬼故事去了.....................
註1
雖然謝飯歌只有短短幾句. 但整個唱完大概也有 20-30 秒. 姑娘我從小就很容易被蚊子咬. 不知道為什麼. 蚊子都只咬我. 就像個捕蠅燈一樣. 話說有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們在餐廳準備唱謝飯歌. 那天蚊子好多喔!!!! 可是唱歌的時候要立正站好不許動. 好. 20 秒一唱完. 我的腿也毀了. 兩條腿在 20 秒內被咬了 21 個包包. 真是畢生難忘!!!! (恨哪~~~)
註2
除了國中三年在衛理以外. 我連幼稚園都是念衛理幼稚園. 不是因為宗教的原因. 只是剛好那時爸爸工作的地方就在幼稚園對面啦~~~ 那時小不拉ㄍㄚ的也要雙手合十跟著老師一起導告還有唱謝飯歌 (吃點心之前). 所以說. 洗腦不是一天洗成的. 是從小就開始的. 22 和 33 以前也是念衛理幼稚園.
我和 22 常常跟我爸爸講上帝的事. 我爸媽沒有信任何宗教. 他們接受各種宗教但是主張要信自己.
我們說吃飯前要唱謝飯歌. 爸爸說... 謝上帝幹麻? 你要感謝你爸爸賺錢買菜還有媽媽煮飯給你們吃! 快點唱歌感謝你的爸爸媽媽! (哇勒...)
記得有一次我和 22 犯了濤天大罪還死不肯承認. 爸爸發狠了. 對兩個幼稚園的女兒說. "我現在要去打電話給上帝了! 告訴祂你們兩個有多壞! 要祂處罰妳們!" 天哪~ 這下可好. 我和 22 開始大哭大叫. 求喔~ 求我爸不要打電話去告上帝. 我們會做乖孩子啊~~~ (好過份. 居然這樣騙我們)
****************************
想看更多衛理人的回憶. 可以去 藍色的太陽 看. 她這幾天被我的文章 "刺激" 到. 狂貼了四篇~
- May 06 Wed 2009 04:13
Cinco de Mayo Fiesta!!
今天是五月五日. Cindo de Mayo. 是美國墨西哥人的大日子. 在這一天. 他們開車遊街. 在車上插滿了墨西哥國旗. 墨西哥餐廳也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和表演. 非常熱鬧.
許多美國人都以為它是墨西哥的獨立紀念日. 錯~ 來一小段姑娘剛剛才去查到的歷史 (噗~ 自供) 1862 年. 法國軍隊入侵墨西哥的 Puebla 城. 法軍牆堅砲利. 卻被人數比較少... 武器比較差的墨西哥軍隊打退. 五月五日並不是墨西哥的國定假日. 並且只有 Puebla 那一區的人在慶祝而已. 但是勒~ 在美國. 大家不管你什麼節. 只要有節都慶祝. 一定大吃大喝. 就是... 愛湊熱鬧. 愛玩嘛!!!
今天晚上姑娘準備也來湊熱鬧擺個墨西哥宴!!!
(照片: 摘自網路)
<西班牙文>
Cinco 五
Mayo 五月
Cinco de Mayo 五月的第五天
Fiesta 就是大吃大喝有各種活動和表演那種慶祝活動
(真不好意思在這裡耍西班牙文 . 我知道的字除了菜單上的字以外. 用手腳指/趾數一數就差不多了... 我有些格友是住在南美洲. 也有從南美搬到美國的. 西班牙文嚇嚇叫的囉~~~)
好啦! 上菜囉!!!!!
Virgin Kiwi Margarita
名詞解釋:
Margarita 就是瑪格麗特調酒. 以 Tequila 龍舌蘭酒為底. 加上不同口味做成冰沙 (或是純粹加冰塊不打碎). 杯口的杯緣沾上鹽. 這樣鹹鹹甜甜酸酸的酒很好喝. 姑娘剛好買了一堆 Kiwi (奇異果). 就用它來打汁. 不過勒.... 公子很討厭 Tequila. 他說 Tequila 有種怪味. 好吧~ 那就不放酒行吧? Virgin 這個字是處女的意思. 通常酒名加上這個字就表示裡面沒酒精. 噗~ 講簡單一點. 這杯叫做 "奇異果冰沙".... 被耍了吧! 哇哈哈哈~~~~
作法:
冰塊 + 奇異果 + 豆奶 (讓它稀一點) + 糖 = 奇異果冰沙.
完全沒有技術. 自己試喝味道之後亂調的啦....
Guacamole and Chips
名詞解釋:
Guacamole 是墨西哥式的酪梨沾醬. Chips 是指玉米片. 在餐廳裡玉米片的沾醬最常見的有三種 --- Guacamole (酪梨沾醬). Salsa (莎莎醬). Chile con queso (加味的起司醬). 其實這些大概都是所謂的 Tex-Mex... 墨西哥裔美國人的口味. 特徵是有用非常多的起司. 非常多的黑豆大紅豆. 以及很重的香料.
材料:
2顆 Avocado 酪梨
1 顆 Lemon or Lime 檸檬. 擠汁
1 小匙 Garlic 蒜頭. 切很碎
1 大匙 Onion 洋蔥. 切很碎
1/4 小匙 鹽
1/4 小匙 Paprika (上面紅色那個)
作法:
把所有的材料混在一起. 用叉子攪和壓散. 有些人喜歡吃勾勾的. 我喜歡酪梨有一點一塊一塊的. 看自己高興~
Mahi Mahi Fajita
Fajita 的發音是 "法 ㄏㄧ 它". 那個 "J" 是發 "H" 的音. 這道真是簡單到不行. 把肉. 青椒甜椒洋蔥全切成絲. 炒過. 然後把它們包在墨西哥餅皮裡吃. 我今天因為來不及退冰雞胸肉. 所以把 Mahi Mahi 這個魚拿來補一下囉~~~
材料:
墨西哥玉米餅皮
雞胸肉 切絲
青椒 切絲
甜椒 切絲
洋椒 切絲
加味: (可有可無)
切達起斯 Cheddar
酸奶油 Sour Cream
沙沙醬 Salsa
香菜 Cilantro
作法:
把所有材料炒一炒. 加點味道到自己喜歡的口味其實就行了啦.... 我加了自製的 Taco seasoning 香料粉.
Mexican Pinata Pockets
這道也很簡單. 只要材料足了都簡單. 它裡面有玉米. 黑豆. 蕃茄. 起司. 還有 Taco 香料. 外面的皮我是用超市裡賣的冷凍派皮. 然後用模具切出圓型. 很好玩~ 可以讓家裡的小孩自己做. 完全沒有技術可言.
材料:
2 杯或 1 罐 Black Beans (黑豆)
2 杯或 1 罐 Diced tomatoes with green chiles (切丁的蕃茄加綠色辣椒)
2 茶匙 Taco Seasoning (Taco香料)
- 1 tablespoon chili powder
- 1/4 teaspoon garlic powder
- 1/4 teaspoon onion powder
- 1/4 teaspoon crushed red pepper flakes
- 1/4 teaspoon dried oregano
- 1/2 teaspoon paprika
- 1 1/2 teaspoons ground cumin
- 1 teaspoon sea salt
- 1 teaspoon black pepper
3/4杯 Pepper Jack Cheese (起司. 我是混合 Cheddar and Motery Jack)
1 大匙 水
4 片 冷凍的派皮
作法:
1. 預熱烤箱 475度F. 餅乾烤盤用油或奶油先沾一層
2. 買來的冷藏派皮打開. 用圓型 (約三吋直徑) 餅乾模壓出圓形麵團
3. 將黑豆. 蕃茄. Taco Seasoning 和起司全混合. 要把汁先濾掉.
4. 每個圓形派皮上放一小匙的料. 然後用另一個圓形派皮把它蓋上去. 然後用乾的叉子去壓邊. 這樣烤出來邊邊會有花並且不會打開.
5. 打一顆蛋並且加一點水. 打散後變成蛋液. 塗在這些點心上 (烤出來才會黃黃)
6. 在上頭再灑一些起司
7. 放進烤箱烤 15 分鐘就大功告成了
*******************************************************************
我們才兩個人. 三道食物都是放在 12 吋大的大盤子裡. 吃都吃不完 (表示公子出差的這三四天我就有剩菜吃了). 但是很開心啊~~~ 我替公子裝了三個 pinata pockets 讓他明天帶上飛機去吃.
晚上一邊看電視影集 Fringe 一邊把剩下的 Guacamole 吃光光. 嗯~~~ 好吃~~~~
(杯盤狼藉的照片)
- May 04 Mon 2009 10:15
衛理女中(1)
剛剛在格友 鐵馬家族-強棒之家 得知他們的大兒子經過抽籤入學順利進入了慈濟中學. 讓我想起在 20 年前的這個時候. 我媽媽也像她一樣正在為姑娘我歡欣起舞 - 抽籤進入位於外雙溪的台北市私立衛理女中.
在衛理的日子. 不是外人能懂的. 而在衛理的第一天. 我認識了幾週前在夏威夷完婚的 Grace .
(照片: 這是 20 年的友誼)
衛理女中. 是在台北挺有名氣的私立女校. 屬於基督教衛理公會. 並且全校學生規定一定要住校. 有國中和高中部一共六個年級. 當年. 國中每個年級只有三個班. 高中四個班. 也就是說諾大的校園只有 21 一個班級.
當年媽媽花了好多錢和心血送我去衛理念書. 是因為大家都說衛理出來的女孩子都很懂事很能幹. 並且英文很好. 身為家裡的大女兒總是佔有家裡最好的資源. 就這樣. 11歲國小畢業典禮一結束. 就準備拎著行理離開家了....
(照片: Vivian 沒有和我同班過. 但當年也是大名響噹噹)
格友們身邊有沒有小學五六年級的孩子或是親戚? 他們還是可愛什麼都不懂的年紀. 回家向媽媽撒嬌. 和家人一起吃飯睡覺看電視. 感冒了. 爸爸帶著去看醫生. 回家有媽媽煮的粥可以吃. 裡頭搞不好還加了點香噴噴的絞肉.
而衛理的女孩子們. 小小的 11-12 歲. 已經離開父母. 每天早上起床. 得把被子折好放進自己的櫃子裡. 並且要捏得跟豆腐一樣. 枕頭擺好. 床單用衣架掃過. 像昨晚沒人睡過似的. 把桌上的東西放進抽屜裡. 擦好. 椅子擺在桌下. 地上的垃圾或昨晚的衣服. 全都得歸位. 要確定房間像是樣品屋之後才有膽趕去餐廳吃早餐. 放學後. 回寢室洗澡. 學著洗衣服和內衣褲襪子. 學著用脫水機和晾衣服. 晚餐後回教室晚自習三個小時. 書念和作功課都得自動自發. 不然就擺著爛.
生病的時候. 再也不能在爸媽的陪伴下去看醫生. 發燒. 喉嚨痛. 自己得去看校醫. 自己記得定時吃藥和多喝水. 環境逼著我們得自己照顧自己. 自己為自己負責. 自己保護自己.
<往事>
我一直都忘不了剛到衛理的第一個學期. 我生了病. 發燒. 很不舒服. 早上六點多離開餐廳準備進教室之前. 用公共電話打電話回家. 一邊哭一邊告訴媽媽我發燒了. 很不舒服. 媽媽交待我去看校醫. 要我多喝水. 衣服穿暖一點. 過了幾天我又打電話回家一次. 這次是爸爸接的電話. 爸爸很嚴肅的對我說. 我自己住在外面要自己照顧自己. 生病自己去看醫生. 不要打電話回家向媽媽哭. 因為媽媽那天和我講完電話已後. 也在家裡哭了起來.
說 11 歲的小孩真的不懂事嗎? 只是沒人狠心的刺破而已. 我當時很內疚. 原來媽媽會因為我哭而跟著哭. 從那天起. 我開始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 因為就像爸爸說的. 我已經長大住在外面了. 我可以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當年. 我 11 歲.
(照片: 衛理的大門口. 它在故宮至善園的隔壁. 綠意盎然的小山坡上)
在衛理的第一個月比較難熬. 每週一爸爸開車送我去學校的時候. 我都將它當成去夏令營. 也不過一個禮拜見不到爸媽和 22 及 33 而已. (還好國小參加過好幾次夏令營. 有經驗了) 但是每天晚上寢室熄燈之後. 就會聽到同寢裡有人躲在棉被裡頭哭. 一個人偷偷哭. 就會有第二個人加入. 國一的寢室裡都會有一個國二的大姊 "鎮宅". 常常晚上大姊會溜下床來 "巡床". 安撫在哭的小國一. 第二天早上. 我們裝著什麼都不知道似的. 沒有人會去開口問昨晚是哪個人在偷哭.
(照片: 衛理大道. 上坡去餐廳和宿舍. 左邊有禮堂和練琴房. 右邊是操場)
衛理的女孩子是幸運的.
二十年前的教育體制. 是老師最大. 打學生打到爽. 分班分到翻臉. 為了升學會把體育課和音樂美術家政或童軍課拿來考數學理化英文. 但是在衛理. 這些都沒有發生過.
衛理很注重英文. 我們當時已經有外籍老師在教課. 除了閱讀和寫作以外. 我們還得練聽力. 考試的時候外籍老師一定會錄個錄音帶. 考卷上一定有聽寫的部份. 聽寫還有分幾個單元. 一個是錄音帶裡外籍老師說一句我們寫一句. 另一個單元是她念一篇文章之後會開始問問題. 我們得用句子寫下答案. 當時按照程度分成四班. 一個是最強班. 一個是有待努力班. 另兩個班是中間浮游人物. 姑娘在下我就是遊走中間的人. 沒事考個 60 分回家被爸爸嘲笑到臭頭 (唉. 自己英文好還笑倫家). 有意思的是當我和同學們畢業之後. 各自分散去念高中和專科學校. 才發現... 當年在衛理考 60 分的人. 上了其它高中後隨便考都是 90 分. (跩了個二五八萬的)
我們每個禮拜都乖乖上著體育課. 音樂課. 美術課. 童軍課. 家政課等等那些 "對升學沒有用處" 的課. 但是因為那些課. 上學變得沒有那麼討厭. 並且學了些日後可以拿出來跩的事. 我第一次踢毽子. 第一次玩 softball (中文是什麼?). 第一次玩排球. 還有第一次扭傷膝蓋 ( 沒用的膝蓋 的起源). 音樂課學唱好多美麗的詩歌和民族歌曲. 美術課做了些什麼大作已經不記得. 童軍課學著各種繩結. 還看了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的電影 Dead Poet Society (春風化雨). 最棒的就是家政課了. 學校有個家政課專用的廚房. 我們不曉得在裡面做過多少好吃好喝的東西. 我最記得的是炒麵粉. 我從來不知道有人在炒麵粉. 然後丟到水裡攪一攪喝. 當時我一口都沒喝. 現在要我喝我還得考慮一下. 那到底是什麼?!
衛理的女孩子是有主見的.
在學校. 我們被鼓勵和容許站起來為自己說話. 學校有許多的活動也都是讓我們一手包辦打點. 我們被學校教養成能夠獨立思考. 有個性有主見. 能夠一手支天的女生們. 這樣講大概有點太誇張. 但是也差不了太遠了. 我想. 一個私立女校. 有那個遠見和義務把小女生們變成能夠自己照顧自己還能兼照顧他人. 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被要求外觀內在都要像個中規中矩的女孩子. 我們可以留長髮. 但是若頂著短髮 (男生型) 就會天天被教官盯著 (那就是我啦). 我們大冬天可以穿長褲. 但是涼涼小冷的春秋天我們得穿漂亮的冬季蘇格蘭裙. 裙子一定要及膝. 穿襯杉時. 不管多熱. 裡頭一定要穿一件內衣背心. 因為校方說露出內衣肩帶線很不雅觀. 這是真的. 但是很熱也是真的. 穿衣服一定要紮在裙子或褲子裡. 不可以把襯衫拉出來. 連紮得不夠整齊都會被教官從走廊這頭喊到那頭.
(照片: 衛理的制服之一)
現在回想起來. 衛理是在教育懂事能幹的女人. 除了相夫教子以外. 在淑女的外表下還有一個很堅強. 軔度十足的個性.
國中畢業. 同學們分別進了不同的高中或是五專. 聯絡起來才發現大家在各自的學校都是名字閃亮亮的人. 就算不夠閃亮. 在老師的辦公室裡一定也是大有好名氣的人. 在學校的各種活動裡都非常活躍能幹. 這些人都是我的國中同學或是當時認識的高中大姊們.
***************************
我不知道. 若我有女兒. 我會送她去念衛理嗎? 實在很難講. 衛理的教育是好的. 但是每次我一想到 11 歲的年紀就得離家. 就好難過. 每次想起那通哭著對媽媽說我發燒的電話. 就想哭. 那種逼著自己早點長大獨立的心情啊....
- May 02 Sat 2009 09:29
墨西哥雞湯
有沒有發現. 湯有千萬種. 但是材料都差不多那幾種. 味道的不同. 全在於如何加味.
把一隻雞丟到鍋裡. 加蒜頭變成香濃蒜頭雞. 加香菇變成香嫩香菇雞. 加了一堆蔬菜變成有肉有菜的健康雞湯. 加了中藥材就變成藥雞. 那麼. 加了蕃茄和幾種香料之後. 就變成了低卡健康又味道強郁... 充滿墨西哥口味的雞湯了.
好久沒貼食物相關的文章. 這幾天做了這道非常成功又簡單的湯. 來分享一下. 這份湯是屬於清湯. 它再次打破台灣人對西餐的迷. 沒有奶油. 沒有起司. 就只是一點的橄欖油炒香材料.
(食譜來自 FoodNetwork 的節目 Barefoot Contessa at Home 一書)
(不過姑娘有改編一點. 這樣做得比較快啦~)
2 大片 雞胸肉. 抹上鹽和胡椒
2 杯 洋蔥小丁
1 杯 西洋芹小丁
2 杯 紅蘿蔔小丁
4 顆 蒜頭切末
2.5 ml chicken broth (阿這要怎麼講? 雞清湯?)
1 罐 (28 oz) 蕃茄罐頭. 是打碎浸在蕃茄汁裡的那種 Crushed tomatoes in puree
2 根 Jalapeno peppers 墨西哥青辣椒切小丁
1 小匙 Ground Cumin (孜然粉)
1 小匙 Ground Coriander Seed (芫荽籽或是粉)
1/4 杯 Cilantro (香菜)
另外可以隨意加的是:
Corn Tortillas or Corn Chips (切成絲的墨西哥玉米餅或是市售玉米片)
Sliced Avocado (酪梨片)
Sour Cream (酸奶油)
Grated Cheddar Cheese (刨粉的切達起司)
作法:
1. 雞胸肉煮熟. 切成小丁或是涼後絲成雞絲.
2. 大湯鍋內放點油. 中小火. 把洋蔥+西洋芹+紅蘿蔔煮熟
3. 放入蒜頭末. 炒出香味就好
4. 加入雞湯汁+蕃茄罐頭+墨西哥辣椒+Cumin+Coriander seeds+1/2杯香菜
5. 湯滾之後. 轉最小火慢慢熬 25 分鐘入味
6. 加入雞肉. 試味道. 不夠重的話加一點鹽和黑胡椒 (我認為不需要加~ 夠重了)
7. 熱湯盛起後. 把剩餘香菜放入碗中. 配上墨西哥玉米片. 好吃!
8. 想要更豐富一點. 可以先放上一大匙 Sour Cream. 酪梨片. 切達起司. 然後香菜.
心得感想
我喜歡像這樣做一鍋滿滿的 "雜菜湯". 裝得滿滿一碗. 有菜有肉又有點辣的熱呼呼的湯. 一碗就把晚餐給解決了. 完全輪不到其它食物上場.
這道湯主要的味道是在它的湯頭和香料. 一大罐攪碎的蕃茄加上它的汁. 是它的湯底. 有點鹹有點酸有點甜. 不會太稀也不會太濃. 再來是 Cumin 和 Coriander 這兩種香料的味道. 我是直接加了一匙的 Coriander seeds. 這兩種香料合起來的味道原來就是我所熟悉的 "墨西哥食物" 的味道啊~ 以前都不知道. 這些東西加起來. 湯的味道很重. 非常香.
喝起來會辣. 是因為墨西哥青辣椒 Jalapeno (不是唸 no 喔! 是要念 "扭"). 這種辣椒和台菜裡的朝天椒味道完全不一樣. 無法解釋. 買一根回家啃一啃就知道.
最後的一點香菜是畫龍點睛. 像是可愛的精靈在巫婆那一大鍋巫術湯裡灑了精靈粉似的. 整個味道又轉了一圈. 除了濃重的香料味和辣椒味之外. 有了一股清清的味道. 還有提味的功能.
至於湯裡有什麼料都已經不重要. 雞肉的味道比牛和豬肉淡. 我認為它是最好的肉. 因為不會搶湯頭的味道. 蔬菜方面. 芹菜的味道比較突出但是也還好. 我認為放其它的蔬菜也行. 像是 squash 什麼的. 青椒就不用了. 它的味道太重. 會讓湯很突兀.
我喜歡把玉米片打成小碎片. 浸到湯裡再吃. 或是沾那種硬一點的麵包吃也很好吃喔~~~
給蠢蠢欲 "做" 的格友
作法很簡單. 就把東西全丟進一鍋煮一煮就行了. 唯一要準備的就是那些香料還有考驗自己的切功了.
這次做這道湯的材料是我幾乎天天家裡都有的東西 (除了香菜以外...) 對我來說真是方便極了. 有機會一定要再做一次.
- Apr 25 Sat 2009 10:12
英文名字. For what?
月初. 德州州議員提出要華人把 "難唸" 的中國名字改成 "簡單" 的美式名字. 讓美國人好發音?! 阿你頭殼壞去喔~ 果然是德州佬. ( 33 , 你以前也是他們那一國的... 德州一定強啊!)
不怕看英文的請看這篇 (其中的回應更是爆笑無比)
http://thinkprogress.org/2009/04/09/brown-asian-names
Betty Brown (貝蒂布朗) 說. 與其叫每個人都學中文. 不如叫華人把名字全改成美國名字這樣美國人比較好唸.
當然. 她這句話一放出來. 不但讓華人大為反感. 連美國人都受不了的跳出來大罵. (註1)
這是個很霸道的想法.
想想. 當年中國人和日本人進了台灣. 把原住民從舒服的山下趕到山上. 叫他們山地人. 還硬把人家名字改成 "容易念的日文和中文". 許多人爸爸和兒子的姓變得不一樣. 名字變得亂七八糟.
想想. 當年歐洲人到美國拓荒. 把原住民從舒服的土地趕到連草都長不出來的沙漠 (現在叫做 "保留區"). 然後把大家的名字全改了. 每個都是什麼麥克約翰的.
大學的時候曾經有個人對我說. "名字嘛... 只是代號而已. 叫我什麼都無所謂". 真的無所謂嗎? 我懷疑.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 爸爸媽媽多開心. 大家為我們取了一個又好聽又意義深重的名字. 因為它不只是一個代號. 它代表了我. 今天我在美國. 我還是只用我的中文名字. 那個我爸爸媽媽給我的名字. 雖然它是菜市場名 =__= 但是它是我. 我是它. 我沒有必要為了討好美國人而取一個讓他們高興的名字. 想想. 你為了方便而使用英文名字. 外國人會感激你嗎? 不會. 那. 又何必.
I have my identity. 我有我自己的定位. 我不認為我需要這般迎合他人. 就像. 我是台灣人. 長得一臉亞洲臉. 我不需要把頭髮漂得金黃黃. 因為不論我怎麼改. 人家還是看我亞洲人一個. 因為我長得一臉像 "阿美" 而不是像 "Mary".
在學校或工作上. 第一次見面. 幾乎沒幾個人能念得出我的名字 (因為拼音很怪. 是哪個笨蛋發名的拼音). 我都會笑著說. "沒關係. 我知道美國人都很聰明. 下次你就會念了!" 果然因為這句話. 大家很拚命的背我的名字. 對於那種見一次面就不會再多見一次的人. 我會用我的姓或是隨便一個英文名字. 反正我不在乎他們. 他們也不在乎我. 曾經好幾次我和同事出去吃中餐. 點餐後櫃台人員問我叫什麼名字 (他們等下會叫我的名字去拿餐點). 我常常給不同的名字. 一下叫 Jane. 一下叫 Sarah. 弄得我同事哈哈笑.
在美國. 絕大多數的女性結婚後都會把自己原有的姓改成夫家的姓. 很落伍對吧? 不過這就是美國文化. 我婚後沒有改姓. 婚前我已經決定不改姓了. 公子皺著眉說 "你要嫁給我為什麼不改姓? 大家都改啊!" 我說. 1. 我是周家人. 我用這個姓用很久了. 不爽改. 2. 你的姓是義大利字. 我看起來又不像義大利人. 幹麻裝個義大利文在我的名字裡. 怎麼看都怪. 3. 我的中文名字已經夠難唸了. 你的姓很多人第一次看也不會唸. 你是想害我喔... 那從此就沒有人會唸我的名字啦! 跟他盧了幾次之後他也放棄了. 婚後我才知道原來他沒告訴他的家人我還是周家大小姐一個. 哈.
現在大家知道. 我是個自我主義很強的人. 我我我我我. Me me me me meeeee~~~ I am a ME monster~~ (註2)
************************************************************************************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一個朋友的經驗.
這小女生國中就離開台灣到美國念書. 大學畢業後被家人招喚回台灣工作. 她打電話給我. 說. "嘿! 完了! 你知道嗎? 我回台灣找工作的第一件事. 居然是要取一個英文名字!" (給在國外住久的格友. 在台灣工作都是叫英文名字ㄟ~ 不管他們需不需要與外國人聯絡. 神奇吧!)
我們忙了. 左想右想. 除了要取一個自己喜歡的英文名字以外. 還得確定台灣人會唸得來. 有很多名字在台灣被唸得怪腔怪調. 不如叫聲 "喂" 算了. 比如說 33 的男朋友叫做 Cliff. 有人把那個 "i" 念成很長的 E 音. 像 Speed的那個 -ee-. 有人把 "ff" 念成像斧頭的 "斧".
Anyway. 小女生後來問我. 那 Finn 這個名字怎樣? 簡單又好念? 錯! 簡單但很難念. 那個 "i" 肯定又要變成 -ee- 了. 後來她取了什麼名字我忘了. 但我一直記得那天她打電話到美國給我. 急著說完蛋了自己一回台灣就得取英文名字.
我曾經把這件事拿出來跟台灣的朋友講. 本想說拿來笑笑的. 沒想到朋友很正經的說. 叫英文名字比較簡單. 因為比較好記. 好記的屁勒...
扯遠了
我的朋友們都叫我的中文名字. 雖然他們都知道他們無法完全正確的發音. 但是大家都很盡力. 有幾次大家在一起時講起了外國人取美式名字時. 我都會變成焦點. 他們都認為我是亞洲人當然要有亞洲名字. 反正又長得不像什麼珍妮瑪莉的.
的確啦... 用中文名字難免會讓有些美國人退縮. 不過他們若退. 我就 "進" 囉~ 逼到他們肯開口唸我的名字. 不過好笑的是. 我的履歷表上除了中文名字以外一定還會附加上我的英文名字. 省得人家把履歷表拿起來一看... 啊... 不會唸這個名字. 就把我的履歷表丟到一邊. 那還得了.
(自以為聰明的模樣)
************************************************************
註1
這網頁有很多回應. 笑死了.
有人說 -
"那她大概是想叫所有的人都做整型手術. 這樣就會長得像我們了".
也有人說 -
"大多數的華人其實都有英文名字專門給白痴美國人用. 你得很有禮貌的開口去問他們的英文名字是什麼."
有一個男生說 -
"我的前三個女朋友的姓. 一個是 Jaroszenko. 一個是 Theodossiades. 第三個是 Li. 告訴我哪一個是最簡單的!"
當然. 我要頒第一名獎狀給一個留言者. 他說 -
"各位不要忘記她是德州人! 德州人連自己的名字都講不清楚啊!!!"
(這是美式笑話. 德州人的口音很恐. 好像沒有牙齒的人在講話還要怪腔怪調)
註2
這是一個美國的 stand-up comedian. 中文叫什麼我不知道. 站在台上講笑話的啦~ 他在這段裡講到說大夥兒在一起時. 一定有一個人每次講什麼都是我怎麼樣我怎麼樣.... 我我我我我. Me me me me me... MEEEEE~~~~ 笑到噴淚. 快來看看!! The ME Monster...